专题推荐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药用菌与林下经济发展研讨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

    毛木耳滞销大学生村官求助

    发布时间:2012-04-1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仓库里,滞销的木耳堆积如山

                                               章微/文 王浩志/图

      “我们村有最好的毛木耳,却受出口、天气影响滞销。恳请帮帮农民兄弟,帮他们打开销路。”近期,漳州东屿村的大学生村官林碧惠,通过省科技厅农牧业科中试基地给本报写来了一封求助信,希望本报“海都农家乐”助力该村的毛木耳销售。往年这个时候,该村1000多万斤毛木耳已经销售过半,而今年,该村毛木耳销售不到1/10,按此情况预估,今年村里毛木耳滞销量将十分巨大。

      春雨连绵不绝农民心急如焚

      今年春节后,我省不停的春雨,下得漳州东屿村木耳种植户心急如焚:“这雨再不停,村里几百万斤木耳加工都要受影响。”3月20日,记者来到东屿村育绿农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双第华侨农场,心急的村民一下子把记者围住了。

      合作社47岁的社员江素花快人快语:“过年后,漳州几十天没有出大太阳,毛木耳都摘不了,也晒不了,堆积如山了,大家快急坏了。”毛木耳一般在八九月开始种植,1月前就能采摘头批,等2月再长出一批新木耳又能采摘一次,3月采第三批。毛木耳采摘后要摊晒,制作成原耳。但今年因为连续下雨,没办法晾晒,直到3月下旬了,育绿农业合作社的大部分毛木耳还挂在菌袋外。这样要影响产量的。

      在木耳种植大棚内,记者看到,一朵朵的木耳还挂在菌袋外。木耳质地肥厚,背后还有一层白绒毛。江素花大姐说,村里主要种植的就是这种白背毛木耳,上个世纪80年代,从台湾引种的。这种木耳背部长有白绒毛,因而得名“白背毛木耳”;一黑一白,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双色木耳”。

      出口受影响毛木耳销售难

      东屿村种植木耳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是远近闻名的食用菌专业村,食用菌种植是东屿村的主导产业。2005年前,漳州市育绿农业合作社成立,该合作社由东屿村村民林育艺发起,8名白背毛木耳种植、加工、经销大户出资组建,如今已有178户社员,共培植了白背毛木耳2800万袋。

      林育艺说,东屿村一半左右的毛木耳都出口往日本、东南亚国家。但受日本地震影响,出口受阻碍。大量毛木耳都转内销了,供大于求,今年销售肯定有困难。林育艺说,往年这个时候,合作社的毛木耳已经销售过半了,但到目前为止,只销售了10%左右。

      在育绿农业合作社加工厂内,记者看到,之前趁着天气好抢晒的原耳堆积如山。合作社48岁的社员林永亮说:“往年这个时候,批发商一波一波来收购,今年居然没见到几个。因为下雨的缘故,批发商还乘机压价。去年,收购价在15元,今年批发商压价到9~10元,连成本都不够。”

      东屿村村支书林志文说,育绿农业合作社不仅负责合作社农户毛木耳的生产、销售,还肩负着稳定市场的作用。目前,东屿村毛木耳滞销,村里跟育绿农业合作社协商,让合作社加工厂大量收购加工,只有加工成干品,才好保存销售。林育艺说:“之前跟其他农户签订的原耳收购价是12元一斤,尽管市场价只有9~10元,我们还是按12元收购。只是收进来的木耳销售不出去,该怎么办?”

      大学生村官求助恳求帮帮农民

      采访中,东屿村大学生村官林碧惠一直记着笔记。她说,回头还要把种植户的困难发布到“大学生村官科技网”上。

      林碧惠今年只有24岁,去年福建农林大学毕业后,成为漳州市选聘生,担任东屿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在走村串户中,林碧惠了解到今年村里毛木耳销售特别难,于是把情况发布到“大学生村官科技网”上,为村里的毛木耳找销路。

      就在林碧惠一筹莫展的情况下,省科技厅农牧业科中试基地副主任张福山看到了信息,特地去东屿村实地考察。上周,张福山带着东屿村的毛木耳,还带着大学生村官林碧惠的求助信,来到本报,希望海峡都市报的“海都农家乐”能帮上忙。

      张福山说,海都报的“海都农家乐”场场爆满,效果十分显著。希望这次也能帮助漳州东屿村的木耳种植户,帮政府分忧,帮农民解难。

      林碧惠则说,海都报读者甚多,影响力巨大,“海都农家乐”这种从田间直接到百姓的直销方式,一定能帮村里种植户打开销路,渡过暂时的难关。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