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4-1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又白又胖的杏鲍菇能卖到近十元钱一斤,青岛利生源食用菌公司一天产出26000多斤,还依然在当地市场供不应求,这不由得让人感叹杏鲍菇近年来的消费量之大,市场发展之快。一些菇农也从中看到“钱景”,想抓住商机发展杏鲍菇,但我省食用菌专家王广来提醒说,杏鲍菇虽然是一个很受市场欢迎的食用菌品种,但它的种植难度较高,技术要求比较严格,特别是它对温度的要求比较苛刻,菇农散户在自然条件下种植时还须谨慎,在种植前一定要先掌握好技术。
他介绍说,杏鲍菇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因其味香如杏仁,肉肥似鲍鱼而得名,由于营养丰富、口感好,含有比一般蔬菜高的蛋白质和丰富的矿物质,在国内外市场上颇受消费者青睐。“但它好吃、好卖,不好种。”
这主要是因为杏鲍菇对栽培技术要求很高。“杏鲍菇种植过程中,即使出现问题,当时也看不出来,只能在最后出菇时发现,如果在培菌、接菌、装袋、发菌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只能到到出菇时才能显现出来,到那时,整批杏鲍菇就全部废掉了,很难再挽回损失。”
“气温也是杏鲍菇栽培成败的关键。出菇时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温度太高或太低都难于形成子实体。”他说,杏鲍菇必须在14-17摄氏度的低温条件下栽培。菇农种植时,最好根据所选品种的出菇温度范围安排好生产季节。因为杏鲍菇与平菇不同:杏鲍菇的第一批菇若未能正常形成会影响到第二批菇的正常出菇,从而影响产量。一般以9月上旬制菌袋,10月中、下旬开始出菇为宜。正常情况下元旦前后出菇结束。“在自然条件下,杏鲍菇的栽培一般以秋冬和冬春栽培为宜,但工厂化则可通过封闭的无菌环境,控温的设备,能够消除自然气候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保证一年四季的低温生产,每天都能采收。”
“采收时机的把握要求也很高,适时采收也是能创高效的一个重要环节,得有经验才行。”王广来说,杏鲍菇的身价是由菇的成熟度、大小、颜色等多个指标共同决定的,其中,成熟度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所以把握采收的时机非常关键。“如果采早了,杏鲍菇的营养吸收不足,口感不好,产量也会受影响。可是如果采收晚了,杏鲍菇就会熟过了头,身价大跌。”王广来提醒说。(石鹏志)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