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4-2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近期天气升温,连续几天暴雨,给植物生长提供了足够的水分、阳光。住在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内的李大爷,一清早便发现校园里有一排绿化树上,长出了很多深褐色的“野味”,形似木耳。
当记者来到现场时,他和老伴正用自制的工具,准备从树上采摘。抬头一看,这些类似木耳的东西,长在挺高的一排树上。这种树,平时也很少看到。叶子跟桂花树相似,但树冠却是笔挺的向上生长的。在这一排绿化树上,确实有很多枝桠上长出了深褐色的形似木耳的东西。
“你看,这就跟新鲜的木耳是一个样。”李大爷说,他们准备采摘一些食用。在手里拿捏一下,感觉肉肉的且很柔软,颜色和形状确实与木耳很相似;闻一闻,有很浓重的蘑菇气味。
这是什么树?这“木耳”能否食用?记者拿着拍摄的图片,请教了市政部门对植物有一定研究的专家李华良。看到图片后,他很快认出这种绿化树叫法国冬青,也叫珊瑚树,为一种亚乔木。但他认为,树上长出的应该是一种菌类寄生物。
“树木上的枯桩会分泌寄生物,并且这种菌类寄生物看起来虽然像木耳,但其实肉质要比新鲜木耳厚实一些,为安全起见,不食为宜。”李华良表示,春天雨水多再加上气温升高,正是各种菌类生长时节,而对于野生菌类,市民要慎重食用,特别是带颜色和水分充足的野生菌类,很多带毒性。
中毒事件多发,最好不要采食野生菌类
“每年都有因误食毒蘑菇导致食物中毒的例子。”记者从市卫生监督所了解到,目前自然条件有利于野蘑菇生长,一年中最容易发生毒蘑菇中毒的季节也随之到来。卫生部门提醒,很多失去生命力的树枝很容易长出菌类,但市民一定要谨慎食用。
因为毒蘑菇没有明显的标志,品种多达上百种,其大小、形状、颜色、花纹等变化多端,不易辨认,食用后可发生中毒。五种较为常见的毒蘑菇是白毒伞,铅绿褶菇,头乳菇,白黄粘盖牛肝菌,细柄环菇。毒蘑菇中毒一般分为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脏器损害型和日光皮炎型五种类型。
而溶血型和脏器损害型中毒较为严重,脏器损害型是毒蘑菇引起中毒死亡的主要类型,通常在误食后6—72小时发病,先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头晕、头痛、四肢乏力等症状,一般持续1-2天后逐渐缓解。这时候病人易误认为好转而不继续治疗,但此时毒素已逐渐侵犯人体各脏器。病人中毒后2-5天内出现内脏损害,尤以肝损害最为严重,极易造成死亡。
鉴别方法
看形状:毒蘑菇一般比较黏滑,菌盖上常沾些杂物或生长一些像补丁状的斑块。菌柄上常有菌环(像穿了超短裙一样)。无毒蘑菇很少有菌环。
观颜色:毒蘑菇多呈金黄、粉红、白、黑、绿。无毒蘑菇多为咖啡、淡紫或灰红色。
闻气味: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苦杏或水果味。
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杆,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市卫生监督所提醒,市民切不可凭借经验和以“貌”识菇,最好不要采食野生蘑菇;食用蘑菇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治疗,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