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大球盖菇——素中之荤

    大球盖菇——素中之荤

    全国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闭幕

    全国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闭幕

    全国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全国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第八届全国(广昌)羊肚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用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胜利闭幕

    第八届全国(广昌)羊肚菌产业高质量发...

    羊肚菌-菌中之王

    羊肚菌-菌中之王

    全国菌需物资行业发展情况与趋势

    全国菌需物资行业发展情况与趋势

    以创新推进现代食用菌产业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12-08-1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国食用菌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总产值超过1400亿元,从业人员达2000多万人。随着食用菌产业产量不断增长,生产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食用菌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坚持以创新推动现代食用菌产业体系建设,就成为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坚持理论创新,拓展食用菌产业发展思路

      理论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基础,理论创新对食用菌产业发展具有指导性。
      1. 以农业多功能理论明确发展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大致经历“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等发展阶段。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应、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提出发挥农业的多功能作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食用菌产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原料供给等生产性功能,而且具有保护环境、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农业的多功能理论,丰富了食用菌草业的内涵,扩大了传统产业业的领域。
      2. 以现代产业理论促进产业发展
      什么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怎样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人认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包括农产品产业体系、农业多功能产业体系和农业支撑产业体系;有人认为应当以主导产业为中心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将产业支撑体系融入体系建设中(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等)。我们认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诸多农业产业在经济形态、发展方式、科技文化等方面相融合的结合体,涉及农业产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领域。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拓宽了传统农业的内涵和外延,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农业将与二、三产业交汇融合,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传统农业的认识。
      3. 以功能性食品理论拓宽发展领域
      进入21世纪,人们的食物消费开始向品质需求阶段转变,食品产业发展的两大趋势是:安全、营养。我国农产品将向多功能产品转变。包括功能性农产品、多功能健康农产品、个性化营养农产品等。根据中国科学院赵其国院士研究,到2020年,我国的功能性农产品占农产品总量将由1%升至10%;2020—2030年,食品中更多功能性物质将会被发现,其调控机理会更清楚,食品、农业、医药学科交叉得到加强,健康农产品、功能性农产品将盛行;2030-2040年,基于个人生理特点的个性化功能食品将盛行:到2050年,人们要求食品有更高的品质,并可以预防疾病,改善健康状况,全面进入品质需求阶段。
      食用菌不但营养丰富,且色、香、味俱佳,是兼有荤素两者之长的高档食品,被世界营养学家推荐为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食用菌活性物质中多糖、多肽等具有一定的保健和药用价值,是天然的功能性食品,具有巨大的深加工潜力。


      坚持科技创新,为现代食用菌产业提供动力

      食用菌产业发展要建立以科技为基础、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的现代产业体系。
      1. 紧密依靠专家加强科技攻关
      充分发挥科研、教育单位的专家作用,研究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如菌种和灭菌产品研发,防止菌种退化,保证菌农健康和食用菌质量安全;加强食用菌生产机械研发,减轻菌农的劳动强度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条件下人力资源的压力;根据食用菌生长的微光和温度条件要求,对建立在蔬菜生产大棚基础上的设施进行技术改造等。
      2. 以企业为主导推动科技创新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积极培育以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力量,促进农艺、机械、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在食用菌生产中的融合运用,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难题。截止2010年底,全国食用菌行业已有产业联盟30多家,其中包括技术创新联盟、生产联盟以及菌需物资联盟等。
      3. 加强人才培养促进科技进步
      一方面要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各级农业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的100余家食用菌研究机构大都开始招收、培养食用菌学科的研究生,但目前还没有食用菌本科专业。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菌农的技术培训,提高菌农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中国食用菌协会推行《菌类园艺工》职业资格考试培训活动,培训了大量的一线科技人才,促进了菇农向产业工人的转型。


      创新服务体系,为现代食用菌产业提供支撑

      1.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容
      农业社会化服务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多个领域,主要构成见图。
      2.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
      (1)公益性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有效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促进农村技术服务市场的 发育壮大,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2)分层次管理的农业基础设施服务体系
      大中型项目以相关行业部门直接管理或政府委托有关单位维护管理为主;小型农业基础设施项目以租赁、承包经营为主;分散到户的农业基础设施,实行自主经营管理,有偿服务。
      (3)政府扶持的经营性农业生产服务体系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化服务有大量的是通过市场化运作完成。这些市场化生产服务,也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帮助。农机化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农民运用新技术的意愿。因此,应通过政府帮助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提高机械化生产、规模化服务水平,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
      (4)政事分设的农村经营管理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是政事合一的管理体制。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将进一步明晰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的职能,把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农村集体“三资”和财务管理、农村产权交易、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等业务性工作,由事业单位或企业承担。
      (5)市场化为主的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
      建立新型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就要增加农村商品流通的渠道,发挥农业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的带动作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整个体系的活力和效率。电子商务、期货交易正在给农村商品流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正在影响传统农产品交易体系的转变和发展,将在农产品销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6)金融机构为主体信用合作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通过农村金融机构之间分工和合作,建立以县域商业银行为主导,新型金融机构和农民信用合作为补充,政策性金融为保障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
      (7)社会化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呈现出农村信息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渠道社会化的趋势。农业生产技术信息、国家政策信息、农产品供求和价格信息等的选择性获取,正在从单纯的被动接受型,向手机、网络互动型转变。形成由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开放性服务体系。
      (8)政府主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
      农产品质量服务体系应当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方面参与管理、认证、检测等社会化服务,实行委托制度或准入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相关的科技、信息服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和快速处理并接受媒体和社会监督,全方位构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服务体系。

      
      创新体制机制,增强食用菌产业体系内部活力

      无论是食用菌产业还是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自身的活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经营者是主体也是关键。要进一步发挥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不断激发生产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1. 加快培育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生产经营的新模式
      我国食用菌生产长期以来是以家庭经营为主,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相当突出,根本出路在于发展食用菌合作社、食用菌产业联盟等现代经营组织,提高菇农组织化程度,努力扩大食用菌草业的生产规模、服务规模和组织规模,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促进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特别是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迅猛发展,提高了菇民的组织化程度,通过改善基础设施、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组织生产、统一生产技术标准、统一开展产品质量认证、统一市场营销等服务,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2. 加强产学研结合,完善研究与生产衔接的新机制
      在重粮政策的背景下,政府财政对食用菌研究的扶持相对较少。一方面我们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对食用菌产业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要建立以食用菌龙头企业为主导的研究推广体系。以企业为主导,从生产实践的需要出题目,有利于克服研究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我们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如江苏省连云港国鑫医药设备有限公司根据市场需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短期内推出了适合我国国情需要的自动搔菌机、自动装瓶机、自动固体(液体)接种机、自动挖瓶机、蘑菇灭菌器等食用菌机械化生产系列成套设备,产品质量好,价格优势明显。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总结菇农在实践中创造的经验,如木耳开袋栽培技术,废菌棒加工技术等,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3.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便捷高效服务的新渠道
      现代信息技术,是20世纪以来产业革命的核心。信息技术正在应用于技术、市场信息传播和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和销售模式,在食用菌流通中也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中国食用菌商务网通过发布产需双方信息、主要批发市场价格、产业动态等将农户与市场有机结合,每天登陆使用的食用菌生产、经销、加工企业和从业人员有1万人以上,对消除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价格波动发挥了促进作用。阿里巴巴、淘宝网等商务网站也出现了经销干鲜食用菌产品、食用菌生产资料的店铺,通过网上下单、信用卡或第三方支付、货运快递的方式直接联系生产者与消费者,大大减少了流通环节,加快了产品流通速度。现代信息技术为食用菌产业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手段和载体,在体制机制创新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