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安全吃菌知多少

    安全吃菌知多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强雨天气,食用菌生产如何安全应对?

    强雨天气,食用菌生产如何安全应对?

    透过2023年度业绩报告看食用菌上市公司未来发展

    透过2023年度业绩报告看食用菌上市公司...

    气温飙升!这些菌菇品种轻松战高温

    气温飙升!这些菌菇品种轻松战高温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设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胜利闭幕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之思考

    发布时间:2012-09-17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之思考

    河南省食用菌协会 王传福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同时也是一个食用菌生产大省和消费大省。十多年来,河南省食用菌生产坚持科学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因地制宜,突出产业集群和品牌推进,小蘑菇变成大产业,已发展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产业。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施,食用菌在大农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更加凸现。

      

        一、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成就与特点

      发展迅速,态势良好。据河南省食用菌协会统计,2003年产量达169.6万吨,产值达59.6亿元,双双跃居全国第一。2005年产量达201.4万吨,较1995年的21.8万吨,增长8倍多。2006年至今为稳步发展全面提升阶段,2011年较2005年产量增长23.71%,产值增长99.16%,产值增长为同期产量增长的4倍多。全省年产3万吨以上的基地县(市)19个,其中10万吨以上的有8个。产值2亿元以上的基地县(市)18个,其中5亿元以上的有7个。同时,逐步从生产转向营销。2010年全省食用菌产品加工企业达81个,较2005年增长4倍多;全省从事食用菌产品营销人员近万人,较2005年增长5倍多;2011年食用菌产品通过省内海关出口创汇2.7亿美元,约占全省农产品出口创汇额的1/5。并且工厂化生产悄然兴起。2011年全省食用菌菌包工厂化企业和智能化工厂化企业达36家。

      布局合理,特色凸显。全省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优良菇种,走一县一乡一品一特色的道路,初步形成两个平菇产业集群区(以辉县为中心的豫北平菇产业集群区和以西平县为中心的豫南平菇产业集群区)、两个香菇产业集群区(以西峡县为中心的西峡香菇产业集群区和以泌阳县为中心的泌阳花菇产业集群区)、两个黑木耳产业集群区(以卢氏县为中心的豫西黑木耳产业集群区和以浉河区为中心的豫南黑木耳产业集群区)、一个白色金针菇产业集群区(以汤阴县为中心的豫北白色金针菇产业集群区)、一个双孢蘑菇产业集群区(以夏邑县为中心的豫东双孢蘑菇产业集群区)、一个毛木耳产业集群带(西起鲁山县东至西华县的河南中部毛木耳产业集群带)、一个白灵菇产业集群带(西起博爱县东至清丰县的豫北白灵菇产业集群带)。十个产业集群布局合理,特色凸显,西峡香菇、泌阳花菇、卢氏黑木耳、辉县平菇、夏邑双孢蘑菇、汤阴白色金针菇、清丰白灵菇,其数量之多,品质之优,蜚声海内外。

      变化明显,模式科学。十多年来,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坚持科学发展,在“一个中心”(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三大转移”(食用菌重点产区由山区向平原和丘陵农区转移、栽培原料由主要依靠阔叶树木屑向主要依靠农作物秸秆转移、栽培菇类由单一菇类向多菇类协调发展转移)、“四个坚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因地制宜、坚持科技兴菌、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三个着力提升”(着力提升产业化水平,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着力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发展思路指导下,全省食用菌产业取得明显变化。一是重点产区已由山区转向平原和丘陵农区;二是栽培原料已由主要依靠阔叶树木屑转向主要依靠农作物秸秆和果树、桑树、柞树修剪的枝条;三是栽培菇类已由过去的五、六种发展到二十多种;四是产业化建设明显加快,各主产县已由注重一产转向注重一、二、三产协调发展;五是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六是科技创新水平初步得到得升,全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体系明显加强和提高;七是栽培季节已由传统的季节性栽培转向周年栽培;八是发展模式逐步由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转向现代的农业发展模式,工厂化生产悄然兴起。

      效益显著,作用显现。一是经济效益显著,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用明显。调查资料显示,汤阴县2009年食用菌每亩净产值是大棚西红柿每亩净产值的3.8倍、棉花每亩净产值的29.4倍、玉米每亩净产值的53.8倍。灵宝市林下夏香菇一亩纯收益是一亩苹果纯收益的6倍多。夏邑县一个占地126平方米的菇房立体栽培种植500平方米的双孢蘑菇,年纯收入3万元以上,是一亩种粮纯收益的40多倍。全省涌现出一大批种植食用菌致富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二是社会效益显著,扩大就业,促进社会安定作用明显。食用菌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每亩年用工5-7个,同时,食用菌产业发展还带动了菌需物资供应、产品营销、加工、餐饮服务等相关行业发展,为城乡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有序转移。三是生态效益显著,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作用明显。

       

        二、今后产业发展对策之思考

      “十二五”时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发挥我省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加快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河南省由食用菌大省向强省的跨越。

      (一)发展思路与目标

      思路:以农民增收为中心,进一步优化结构,继续坚持“四个原则”,着力抓好“三个提升”,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化、基地园区化、设施现代化、生产工厂化、技术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产业化、管理企业化。

      目标:通过努力,到2020年全省食用菌工厂化(含菌包工厂化企业)食用菌产量占全省食用菌总产量20%以上,全省食用菌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食用菌产量占全省产量65%以上;产品优质率达80%以上;出口创汇额达10亿美元,使河南省成为全国著名的优质食用菌商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二)理清思路,着力构建食用菌产业三大体系

      大力推进产业化建设,着力构建产业化体系,提升产业化水平。一要培育壮大一批出口创汇外向型企业,在主产县通过政策扶持、信息引导、技术支持,积极扶持一批大的企业,使其尽快壮大,并逐步发展成为外向型企业;二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专业的食用菌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群体优势,改变传统的一家一户经营模式。三要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拓宽食用菌销售渠道,扩大出口,提升产业化水平。

      大力推进科技兴菌,着力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今年是农业科技年。我们应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引进人才,建立健全河南省食用菌科研与推广体系。在科研攻关方面,重点选育一批新的优质高产菌种;研制一批新的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农药;争取在产品保鲜、产品加工方面的研究有新的突破。在技术推广方面,创建现代科技示范园区,实行产、学、研结合,提升和强化示范园区引进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功能,加速科技成果的集成、组装、示范和推广;鼓励企业在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和开发上率先垂范,成为科技应用、技术推广的先锋;提倡生产基地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姻,定期轮换培训技术骨干,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一批大学毕业生创业团队。

      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着力构建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大力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增强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始终把产品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制定食用菌各类品种常规生产技术规程、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产品加工技术规程、产品质量地方标准,按技术规程进行标准化生产,树立品牌意识,着力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建设一批食用菌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培育一批知名的食用菌产品优势产区作为出口基地,通过建立质量信誉保障制度和产品追溯制度,生产让消费者放心的菌类产品。

      (三)强化食用菌产业的宏观调控力度

      食用菌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要想做大做强,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引导、协调、规范和服务。应在省、市(主产市)两级建立产业发展的专业机构,以强化食用菌产业的宏观调控力度,加大投入,把食用菌产业列入强农、惠农、富农的支柱产业,纳入发展规划。各级政府部门应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趋向,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加快食用菌产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和食用菌产业集群的建设;强化菌种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无证经营,成立河南省食用菌品种审定委员会和河南省食用菌菌种质量检测中心,提高检测手段;强化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切实保护消费者利益;强化市场流通建设和管理,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以促进河南省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进入快速轨道。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