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广西:松林下种植茯苓,预估全年收益将达24万元

    发布时间:2012-09-2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本网讯 记者:甘天龙)广西田林县旧州镇农民杨森利用500余亩松树林下种植中草药茯苓,近日预估全年收益将达24万元。
      今年3月初,杨森利用其500余亩松树林间伐之机,在8000余株松蔸上接种茯苓菌,成活率超过95%,每株松蔸产量3000克以上。杨森林下种植茯苓示范点的成功,辐射带动了周边央白、那度、平满等村民,他们纷纷种植茯苓,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该县种植茯苓的还有定安、利周、六隆、八渡等乡(镇),总面积共2000多亩,仅此一项产值可达100余万元。
       据资料记载,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苓,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是一种常用中药和功能性食品,适应海拔600-1000米山区,多寄生在干燥、向阳山坡的松树根上,昼夜温差大更有利茯苓生长。茯苓市场需求量大,林下种植前景广阔。
      田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条件、植被条件好,森林面积531.67万亩,其中松树林面积33.58万亩,发展林下种植茯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马尾松伐后树桩是人工种植茯苓的最佳寄生物,按该县平均每年采伐林地面积约500公顷,以每公顷900个松木桩计,全年可供种植茯苓的树桩数约45万个,按杨森成功种植茯苓的产值计算,县内伐区树桩种植茯苓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经过深加工茯苓产品还可以实现产值翻番。人工种植茯苓,能使伐桩等采伐剩余物充分腐熟、分解,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生态效益明显,真正实现小茯苓、大效益、优生态的良性循环。
       田林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林下种植作为促农增收的重要途径,出台优惠政策,分管领导具体抓,及时组织农科部门送技术、送服务,为林下种植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保证。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