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1-2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记者 明旭影)自2010年夏邑县开展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以来,在省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基地和企业生产标准化不断加强,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企业和农民的收益不断增加,初步实现了“种植必备案,监管全覆盖,投入无违禁,生产无违规,产品无公害,出口无隐患”的目标。2012年,夏邑县被河南省促进食品农产品出口工作领导小组命名为“河南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11月6日,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级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三个到位”,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小组,制订下发了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县财政、工商、农业、质监等职能部门分别出台了开展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各有关乡镇和村委成立了相应组织和食用菌协会,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组织保障体系。二是政府支持到位。在积极争取上级各项扶持政策的同时,县财政设立专项建设资金,近年来累计投入各级财政资金1764万元。其中,省财政现代农业项目资金1500万元,奖补资金10万元,县财政专项资金254万元。同时,为食用菌生产重点乡镇和出口企业配置了速测仪等设备,要求出口企业加强自检的同时,为周边出口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另外,在示范区建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16家,启动建设了一大批规模化生产基地。目前,蓝天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发展大棚50座,带动周边乡村1000余户发展食用菌生产,成为示范区建设的亮点。三是宣传培训到位。以县农广校为依托,积极开展“绿色证书工程”、“阳光工程”等技术培训,定期举办出口示范区相关知识讲座,印发示范区宣讲材料2万余份,确保村镇、农药专营店、菌种厂和每个菇户人手一份。去年以来,共举办培训班20多场次,培训农民1万人次,印发技术操作规程3万份,张贴政府通告200余份,制作大型宣传栏4幅,营造了示范区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完善“三个体系”,确保工作实效
第一,完善质量标准化体系。一是完善食用菌生产技术标准。依据“日本肯定列表”、欧盟食品安全指令等相关国际标准,结合夏邑县实际,制定了《双孢菇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出口双孢菇罐头标准》、《输美双孢菇种植技术规范》等技术标准。建设11个区域性标准化生产基地,要求各生产基地和出口企业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产品抢占国际市场。二是大力开展基地备案。要求全县菇棚统一备案,统一编号,一棚一卡,一卡一号,标明建棚时间、种植品种和生产管理情况,对技术员登记造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技术指导水平。三是创新安全监管防线。实行“十户联保”和“一棚三人”责任追究制度。“十户联保”即每10户菇农组成一个质量互监小组,签订质量安全协议书,十户之间相互担保,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出了问题均承担责任。“一棚三人”责任追究制度,即一个菇棚出现问题,严格追究菌种厂技术员、农药专营店和农户三个人的责任。四是狠抓菌种厂和技术员管理。与各菌种厂和技术员签订质量管理责任书,负责菌种质量、技术指导、用药安全等。同时,要求全县技术员必须持有省农业厅颁发的资质证书方可在我县从事技术指导和服务。技术服务过程中,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指导菇农生产,不得推荐使用违禁农药,否则,吊销其资质证书,造成严重影响的,还要追究其相关责任。去年以来,共组织抽检3次,通报菌种不合格企业1家,取缔菌种厂1家,取消技术员资格2名。目前,夏邑县“孔祖宴”牌双孢菇顺利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河南金之荣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通过了IFS、BRC、HACCP国际质量标准认证,4家出口企业通过了检验检疫注册备案。 第二,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一是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信息机制。建立以示范区办公室为中心,辐射出口企业、菇农、农药经营户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有效整合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商丘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实验室等检测机构,对食用菌产品定期检测,检测结果及时通报,追溯能力显著提高。二是完善以出口企业为主体的追溯体系。示范区建设办公室指导辖区内出口企业和种植基地,按照《出口植物源性食品检验检疫工作的要求》等制度要求,结合产地环境、种植、化学投入品采购、疫病防治、采收、运输、加工、包装、出口等各个环节完善追溯体系,建立详细的记录档案,形成了生产、加工、贮存、包装、流通、销售为链条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三是完善以农药专营店为主体的可追溯体系。加大对农药专营店档案管理力度,采购、储运、销售等环节建立完整的信息档案,记录好购买人、购买时间、农药品种、购买数量、使用人姓名等信息,确保了化学投入品可有效追溯。
第三,完善企业诚信体系。广泛开展企业诚信教育,企业诚信意识、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明显提高。制定企业失信投诉举报、失信惩戒等制度,将示范区出口企业全部纳入诚信管理范围,开展了“优秀诚信企业”评选活动,全县5家出口企业获得“优秀诚信企业”称号。加强对出口企业监管的同时,强化行业自律,制定了行业自律规范,要求各出口企业公开承诺,形成“守信便利,失信惩戒”的浓厚氛围。目前,示范区出口企业质量承诺书签订和原辅材料备案均达到100%。
(三)强化“三项措施”,提升工作水平
一是强化农药源头和市场监管。制定下发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实施方案》等各种规范性文件,对化学投入品市场实施日常监管,对示范区农药经营户、提倡用药和生产企业备案登记,要求各农药专营店和技术员全部建立完整的销售和使用台帐。农药实行专营专供,统一发放,统一指导,废旧物品统一回收,集中处理。每年食用菌生产关键季节,组织食用菌办、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开展以整治违禁农药为重点的专项行动,杜绝违禁农药流入市场。从近年来检测结果看,我县食用菌产品均未发现农残问题,各出口企业在生产、加工、贮存、包装、流通、销售等环节建立了完整台帐,实现了出口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有效追溯。二是强化预警通报与应急机制。制订下发了《夏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成立应急预备队,配备应急物资。同时,要求示范区办公室积极做好出口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收集和汇总,对示范区的监控和各种质量安全信息及时开展风险分析,对农残等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及时发布警示通报。去年以来,我县发布警示信息6期,完成基地普查检测3次,检测样品31个,检测项18目个,推进了示范区建设的顺利开展,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强化国际市场开拓。围绕食用菌产业,引进了台资企业金之荣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美元建设了河南金之荣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带动了食用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先后组织中州食用菌、河南金之荣、琪瑞食品等企业参加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马来西亚国际食品展、俄罗斯国际食品展、广交会等国内外食品展销会,取得明显效果。“成洋”牌罐头、“金之荣”牌罐头获得了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金奖。通过不断强化食用菌产品质量,增强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能力,使我县食用菌产品达到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标准,成功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二、取得成效
一是食用菌种植迅速扩大。通过示范区建设,夏邑县双孢菇标准菇棚发展到1.5万座,栽培面积750万平方米,其它菇类1500万袋,年产鲜菇15万吨,产值达12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6。食用菌种植乡镇发展到18个、重点村200余个、专业户1.1万户,各类食用菌加工、购销企业66家,专业合作社16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市级3家,“成洋”、“孔祖宴”、“柏森”、“鑫富农”4个商标获国家工商局注册。食用菌由原来微不足道的新产业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食用菌商务网、河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先后对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报道。二是出口创汇能力显著增强。据统计,2011年全县共出口食用菌罐头4.5万吨,出口创汇9000多万美元,较2010年增加0.3万吨。同时,全年还销售盐渍菇6.8万吨,同比增长15.2%,为福建、山东、四川、广西4个省的出口加工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三是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全县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1.1万户,食用菌产量达10万吨,占全县食用菌总产量的70.4%。2011年,全县每棚效益4万多元,菇农人均收入1万余元,较2010年增长25%。车站镇程大庄西村仅食用菌产业一项,实现人均收入1.2万元,成为全县首个亿元村,全县通过食用菌种植致富村100余个。四是相关产业和循环农业迅速发展。通过示范区建设,带动了菌种生产、产品加工、包装、运输、餐饮等10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年转移农村劳动力8.5万人。尤其是菌种生产企业发展迅速,现有菌种厂21家,年生产菌种1500万袋(瓶),产值4000多万元,销往全国15个省市和地区,外派技术人员200余人,年人均收入5万多元,成为全国重要的双孢菇菌种生产中心和技术输出中心。同时,实现了农业生产良性发展,全县年可转化畜禽粪便15万吨,转化农作物秸杆27万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