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绥阳林业局吊袋木耳收益高
发布时间:2013-06-03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对于素有“木耳之乡”美称的牡丹江市绥阳林业局来说,黑木耳种植每年可以给林区职工带来3.9亿元的收益,一袋袋黑木耳就是职工群众致富的“钱袋子”。可最近,这“钱袋子”却像糖葫芦一样,被串起来吊到了半空中。原本平铺地栽的黑木耳,现在不仅“地位”上升了, “身价”也翻了番。
据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食用菌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闫宝松介绍说,这就是近两年才开始应用的吊袋木耳栽培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利用立体栽培方式将传统木耳菌袋吊起来培养,通过控制光照、温度和湿度等增加产量的一种栽培技术。与传统地栽木耳相比,吊袋栽培占地面积小;由于采用打小孔的出耳方式,吊袋耳几乎没有根儿,每个木耳是一个单片,品质非常好;棚栽可人工控温、控湿、控光,能在黑木耳的不同生长期提供它需要的生长因子,促进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有效避免地栽黑木耳品质容易受除草剂、杀菌剂等影响的问题,产品更加安全。
菌户仇先前说,“吊袋产出的木耳比地栽的口感好,能提前20多天进入市场。它产量高、收益高,而且省地、省工、省时、省力、省心、省成本”。每生产1万袋地栽木耳的净利润约1.5万元,而吊袋木耳的净利润能达3万元。闫宝松算了一笔账:2012年,森工系统黑木耳产量约16亿袋,产生的经济效益约24亿元。如果全部采用棚室吊袋栽培,经济效益应该在48亿元以上。“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看好。”他说。 2013年,绥阳林业局共建设吊袋大棚490座,吊袋木耳达1200多万袋。
黑木耳生产是食用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森工林区发展林下经济的有力支撑。目前森工林区已发展吊袋木耳大棚600多个,主要分布在绥阳、亚布力和方正等林业局。为进一步推广吊袋木耳栽培技术,省森工总局鼓励各林业局制订减少或免收土地承包费、给予现金补贴等措施,帮助养殖户解决实际困难。森工总局多种经营局副局长张图表示,棚室吊袋木耳这一两年在林区迅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技术人员相对短缺,今后将重点培养棚室吊袋木耳的专业技术人员。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