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7-1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记者:房琳 特约通信员:杨一凡)西峡香菇栽培自1996年大面积推广栽培以来,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形成了独特的“春栽、中袋、棚架、适度规模”生产模式,特别是在近年来,西峡县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探索出“三园四化”的做法,就是“西峡香菇标准化生产”模式。目前,西峡香菇在规模上、栽培模式上、香菇品质上、产量上、生物学转化上,经济效益方面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使这成为周边省市香菇生产的有益借鉴,从而产生了巨大社会、经济效益。
1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春栽模式
从1996年以后,西峡香菇的基本模式为:春栽、中袋、棚架、适度规模。“春栽”即:在每年的2-4月为香菇的栽培时间;“中袋”即:在借鉴南方小袋和北方大袋的基础上,根据本地的气候确定为18-58cm的中袋;“棚架”即:采用棚架的生产方式;“适度规模”即:按照每年的劳动力情况,每户种植3000袋左右。据西峡食用菌生产办公室数据统计,2012年全县春栽袋料香菇1.3亿袋,户均种植3100袋。
2 按照出口检疫要求的西峡香菇标准化生产模式
西峡香菇的标准化生产是由2005年开始在全县进行推广后,它的主要内容是“五个统一”,即:“统一基础规划、统一菌种供应、统一原辅材料、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加工销售”。到了2008年西峡又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在标准化基础建设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改木质棚架为水泥棚架、改水土路面为硬化道路、改脏乱差环境为主的硬化、净化、美化”的三改三化基础建设标准,在食用菌工作发展的总体思路上又提出了“三园四化”的发展目标,即把标准化基础建设成“科普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这就是西峡香菇标准化生产的核心内容。
2011年,全县已建成标准化香菇生产基地46个,2012年建成86个,在建27个。依托基地,2012年建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92个,在建41个,定期组织菇农进行技术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246次,参训40831人,下发技术资料53830份。
其中寨根香菇标准化基地始建于2009年,2012年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500余万元,占地300亩。在基地建设中,先后硬化水泥路面1万平方米,架设电力专线3600米,修筑硬边渠1500米,加固河坝1200米,打机井60眼,栽植风景树3000余棵。基地可容纳菇棚3000棚,规模300万袋,解决320户菇农种植香菇,年实现收入3000万元,菇农年平均经济效益8.8万元。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新农村建设小蘑菇百强村“,被农业部评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3 以西峡香菇标准化基地建设来提高产品品质和质量
食品安全和质量是视频行业的生命线,西峡县香菇产业发展确立了以质量求生存的发展模式,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品质,依据《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目标考核规划》,结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加强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管理”的有关要求,西峡县结合自身香菇种植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种植基地标准化建设要求》。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