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位普通女人,是辽河区辽河农场茅山分场七村富邦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艳英,通过8年打拼,依靠科学技术在温室大棚种植蘑菇,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蘑菇王”。
辽河区茅山分场富邦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里充满欢声笑语,几名妇女正在有说有笑地采摘香菇。作为合作社的负责人,郑艳英说:“我们村人多地少,种玉米一年收益只有1—2万元,而种植食用菌成本低,不受季节影响,收入比种玉米多。”在温室大棚里,郑艳英边给蘑菇浇水边跟记者聊了起来。
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电视上播放农户靠培育食用菌致富的新闻启发了郑艳英。说干就干,她先后3次到辽宁鞍山岫岩满族自治县牧牛乡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当时,她每天蹲在蘑菇棚里,细心观察蘑菇的长势,不仅如此,郑艳英还积极参加辽河区举办的食用菌培训班,并买来许多食用菌栽培技术书籍,大胆实践,边学边干,不久便掌握了种植技术。
郑艳英先后投资20多万元,建起8个塑料大棚,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并安置村里10多名赋闲村民在合作社里工作。为了带领更多村民走上这条致富路,她先后在梨树县孤家子镇红旗村、马家岗子村、沈洋乡建立三家富邦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分社。她把自己这些年学习和掌握的种植知识以及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分社乡亲们。如今,合作社的食用菌产业已发展到56户,从事食用菌生产的有近百人,年总计生产食用菌23万棒,采摘销售优质食用菌400多吨,销往长春、广东、深圳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