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3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种地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大量减少,劳动强度大幅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的地谁来种,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以后地怎么种成为一个新问题。”近日,在河南三门峡市召开的全国食用菌创新发展大会暨卢氏羊肚菌推介交流会上,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陈建华对新形势下,发展现代农业出现的新问题从国家经济发展宏观角度进行了解读。
他提到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坚持家庭经营为主体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农村人口多,即使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农村还有4亿多人口。无论是农业生产自身特点的要求,还是保持农村人口就业和稳定的需要,都必须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不动摇。但是,我国农户规模小,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生产不能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如何既坚持家庭经营为主体,又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成为一个新课题。2.农村劳动力转移“谁来种地”的问题日益凸显。 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农业成为“四化”的短板。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农民为了增加收入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趋势明显。大多数年轻人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种地的农民平均年龄已达50岁以上。3.强化农业基础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困境亟待破题。 近年来,粮棉油价格上涨较快,稻谷、小麦、玉米、棉花、糖等等农产品价格普遍都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农产品库存增加与进口增加并存。在农产品价格和农产品补贴两个“天花板”碰头,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双重挤压”,以及农产品受国际市场影响加深背景下,如何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赢得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促进农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任务,成为必须应对的重大挑战和迫切需要破解的重大课题。4.资源和环境两个“紧箍咒”“硬约束”加剧。我国有13多亿人口,美国比我国少10亿人,耕地多将近10亿亩;印度比我国少1亿人,耕地多6亿亩;俄罗斯的人口只有我国十分之一,耕地与我国几乎一样。我国农业资源和生产结构分布失衡,北方地区拥有的水资源只占全国1/5多一点,北粮南调与南水北调并存;农产品库存增加与进口增加并存;地力下降与养殖业粪污未能有效利用并存。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背景下,如何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是必须破解的现实难题。
如何化解现代农业中面临的新问题?陈建华在会上提到:1.坚持创新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构建产业新体系;2.坚持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3.坚持绿色发展,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4.坚持开放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国2015年粮食产量12429亿斤,但总需求为12800亿斤。在追求粮食总供求平衡的同时,需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5.坚持共享发展,让农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方面要加快城镇化步伐,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减少农村人口,解决好2.77亿农民工问题;另一方面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效益。
此外,陈建华还补充强调,随着人们食物消费多元化——吃得好,生活消费多元化——玩得好,环境消费优良化——住得好,对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农产品品牌的市场价值日益显现,因此,发展现代农业要按照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向品牌要利润。
据悉,本次会议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和中国食用菌商务网联合主办,河南九龙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各省食用菌主管部门、协会组织、科研院所、主产基地及生产加工经销企业的30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