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莘县妹冢镇草佛寺村的种菌人创新培育双孢菇的方式方法,让草菇废料上长出了“棉花糖”,在周边省份中实现了独创。
种植草菇的稻草、玉米芯等原料中含有充足的纤维素和木质素,而草菇生长快,易衰老,并不能将原料中的营养充分分解,由此草佛寺村的靳建华想到:浪费掉这些草菇废料实在太过可惜,既然杏鲍菇废料可以用来培育草菇,那草菇废料能不能再次循环利用培育双孢菇呢?经多方考察,2017年4月份,靳建华的高标准食用菌大棚投入实验,将栽培过草菇的培养料再用于栽培双孢菇,这种模式既实现了栽培原料的循环利用,又节省了场地和设施投资,一举两得。
如今,在高标准食用菌实验棚里,培养料堆上一片又一片的双孢菇让人看着就心生欢喜,菇体坚实、色泽亮白,刚刚采摘下来的双孢菇齐刷刷地排列在旁边收纳筐里,又如等待出征的白衣战士,蓄势待发。实验棚的主人靳建华指着培养料堆说:“用草菇废料代替稻草、玉米芯做原料,能节省一万多元的原料费用,成本低、效益高,而且长出的双孢菇不红根、不烂根,按现在的行情和趋势,出菇量能达到15000多斤,预计纯收入近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