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地)、县(市、区)农委(农业局):
今年,全省各地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和技术指导服务力度,粮食生产克服气象条件、生物因素等不利影响,可望实现连续丰收。目前,玉米已经处于蜡熟末期,陆续将转入收获和储藏准备阶段。为提高玉米收获、储藏技术水平,保证玉米原粮品质和储藏质量,按照省政府领导指示,经过农业专家会商,提出如下技术指导意见,供参考。
一、玉米适时收获技术指导意见
(一)主要目标。通过规范田间作业,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实现降水提质、节本增效和安全低耗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气象条件与玉米成熟度相结合。气温下降快、籽粒含水量低适于早收,气温下降慢、籽粒含水量高适当晚收。
二是坚持人工收获和机械收获相结合。以机收为主,人工收获为辅,增加秸秆还田数量。
三是坚持籽粒收获和烘干能力相结合。根据烘干能力确定籽粒收获数量,保证及时烘干,防止玉米发生霉变。
四是坚持收获进度与秋整地相结合。扩大深松整地、秸秆还田面积,实现玉米茬应翻尽翻。
五是坚持收获储存与加工销售相结合。实行分类收获,专品种单收单储,满足加工销售需要。
(三)技术要点。
1.人工收获。根据劳动力情况,合理安排收获,提倡适时晚收,提高产量和品质。一般在“酷霜”前1—2天把玉米割倒,集中放成“铺子”进行后熟,提高玉米产量及质量。对活秆成熟的品种,应适当延后采收,降低水分,增加成熟度。当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粒皮层光亮、灌浆乳线消失、基部出现黑色层、籽粒含水量小于25%以下时收获最佳。
2.机械收获。要提前做好农机具检修和驾驶员培训工作,确保人、机达到标准作业状态,提高收获质量,降低收获损失率。一般在籽粒含水量小于25%以下时收获,直接脱粒收获面积要以烘干和加工能力进行确定,做到适时烘干和加工。机械冬季冻收要在温度达到零下5℃以下、上冻后进行。同时,要加强玉米收获机械的组织和调度工作,力争达到满负荷作业;收获机械要加带粉碎装置,尽量将秸秆打细粉碎,提高秸秆还田作业质量。
3.整地还田。统筹安排秋收和秋整地工作,采取边收获边整地的方式,压缩秋季生产时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于适宜深松整地地块,要大力推广深松整地、秸秆翻埋、碎混还田技术,做到深松、耙耢、起垄、镇压连续作业,做到整平耙细,上暄下实,达到待播状态。旱情较重地块尽量少动土多保墒,推广保护性耕作和免耕作业技术,明年春天实行原垄卡种。
二、玉米科学储藏技术指导意见
遵循经济、安全、有效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防霉、防鼠等技术措施,降低储藏损失,确保玉米保管安全。
(一)穗收玉米自然通风降水。玉米收获后必须要去净苞叶,挑出青穗,对于收获时水分含量高的玉米要采用自然通风的办法,降水提质,防止霉变。具体做法:制作20厘米宽的三角立架,三面用木条和铁网固定,长、宽可根据玉米仓的长度确定,南北横放摆好,底部、中部自然通风降温。
(二)粒收玉米及时烘干脱水。对机械直接脱粒的高水分玉米籽粒要及时用烘干塔进行烘干,减少生霉焐粒发生,提高玉米品质。
(三)简易设施集约储粮。一是搭楼子。采用木头或钢管立四框,上下及四周用钢丝网围上,制成玉米楼。宽小于2米、高3米、长4~5米,单体可贮玉米棒2500公斤左右。二是上栈子。用高粱秆或玉米秆打成帘子,做成圆形或长方形竖起,里面填装玉米穗。栈子不能过大,直径1.5米以内。上栈之前要打好底垫,避免玉米穗和地面直接接触,发生霉烂。底垫主要用高粱、玉米秸秆,最好是用木头,不要使用塑料薄膜作底垫。同时要准备防雨设施,以便遇到雨雪天及时进行苫盖。三是码趟子。仅用于储存条件较差的地区。采用码长形趟、圆柱形堆等方式储粮。注意码趟不能过宽,三至四穗为宜,码堆不能过大,直径1米以内为宜,要铺物垫底,防止玉米穗与地面直接接触。
(四)钢制仓科学储粮。制作钢管仓尺寸为,长6米、宽2米、高3米,用钢丝网围四周,单体可储粮近5000公斤。钢制仓通风好,既可解决霉变问题,又能防范鼠害。
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
2017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