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石志辉:不断走出“舒适区”的种菇达人

    发布时间:2018-06-26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学习生物工程学专业的石志辉,大学毕业后返乡种植食用菌。群山环绕的桂林市灵川县东皋桥村多了一个奋斗的知识青年。白手起家的他不仅在一年内还清了大学期间欠下的学费贷款,还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去年,合作社生产加工香菇、木耳菌棒100万袋,带动65位社员平均增收3000元以上。
    来之不易的第一桶金
        与班上大多数同学希望留在大城市不同,石志辉读大三时已经立志返回老家桂北山区创业。
        石志辉出身农家,生活节俭。大学4年,每月约700元的生活费中,300元是自己勤工俭学所得。即便如此,他毕业后家里还欠了近5万元的学费。
        大二时,石志辉从一门专业选修课得知,食用菌种植是一个短平快的致富项目。他主动联系老师表达自己深入学习的意愿,并成功打动老师。日后,老师带他参观了一些成熟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并让其参与到所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项目中。
         “我虽然不是学农学的,但是几年下来无形中积累了很多食用菌的知识,自己依葫芦画瓢也有了参照。”几次调研后,石志辉已经可以为种植食用菌的亲戚提供一些技术指导。
        2010年6月本科毕业,班里46名学生只有石志辉一人回到了山区老家。走出大山的大学生又回来了,附近一些村民抱着好奇的眼光打量起了这个小伙子,私下议论他要搞什么“名堂”。
        石志辉没有时间在意别人的议论,他忙着将大学期间的食用菌种植梦“变现”。7月份,刚拿到毕业证的他便开始为创业的启动资金奔波。他首先到银行申请贷款,被告知申请银行贷款需要有城市房产抵押或国家公务员担保。自小生长在山村的石志辉碰了壁。在村民的介绍下,他来到县里的农村信用社申请信用贷款。然而,刚刚毕业的石志辉并没有授信额度,根本不在信用贷款范围之内。
        听说石志辉筹资遇到了问题,在南宁工作的一位姑姑伸出援手为石志辉提供了3万元现金。这位亲戚看好石志辉,她鼓励石志辉拿钱“闯一闯”,即使亏本了还不上也没关系。
        拿到启动资金后,石志辉马上用5000元租金租下了离家不远的一所废弃小学。为了节省人工与原料费用,石志辉没有请工人,在家人的帮助下建起了菌棚。每天早上天刚亮,石志辉便来到长满荒草的学校。别人菌棚的支架使用钢架搭建,而石志辉的支架则全是他就地取材用一根根竹木建成。
        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第二天清早起来他一想到马上可以种下食用菌就充满干劲儿。为了方便运输,石志辉还花1.2万买下一辆“动不动熄火”的面包车,憧憬着自己的事业。他算了一笔账,香菇收获需要70天,平菇收获只需40天,两者搭配种植一切顺利的话,毛利润将比成本翻一番。
        两个月后,第一批蘑菇上市。石志辉才发现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半夜12时,石志辉等候在农产品交易市场,他时不时招徕路过的蔬菜经销商,可是经销商一看到蘑菇的品相就摇头。直到早上6时抢手的蘑菇卖完后,石志辉的蘑菇才有人问津。一些经验丰富的种植户就在不远处笑话他。
        几天下来,第一批种出的蘑菇只勉强收回了成本。石志辉坐不住了:为什么自家的蘑菇品相不如人?他请教那些经验丰富的种植户,一些人聊着聊着就扯开话题,另一些人干脆对他的问题置之不理。石志辉没有气馁,一些面善的种植户终于道出其中的门道:原来,低温型蘑菇在高温环境中生长,菇脚便会长短不一。石志辉恍然大悟,急忙回到家给大棚降温,此后长出来的蘑菇品相果真变好了。
         2011年3月,石志辉成立灵川县恩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5月,食用菌收获工作基本完成。石志辉算了一笔账,不到半年的时间进账超过6万元,纯收入达3万余元。“痛并快乐着,每天的入账都激励着自己更加努力工作。”石志辉踌躇满志。
        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然而,刚赚到甜头的石志辉不久又摔了跟头。
        2011年4月,为了提升蘑菇利润值,石志辉试验种植反季节蘑菇。正常的蘑菇年中种植,年底上市,而石志辉的反季节蘑菇年初种植,年中集中上市。
        为了种植反季节蘑菇,石志辉多投入了1/3的人工,尝试使用各类技术手段刺激出菇。辛辛苦苦种出蘑菇后,石志辉却发现市场对反季节蘑菇认可度并不高。由于反季节食用菌产量不高,销量有限,技术难度倒很大,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他不得不放弃这个尝试。
        2013年,一直种植低温菇的石志辉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在种植场尝试种植了近3亩高温菇。然而,由于缺乏经验,加上设施设备不全,高温菇的产量令他大失所望。投入了4万元本金,售完后他仅仅收回了成本。“卖食用菌基本不会亏钱。不赚钱就等于亏钱。”石志辉有些失落。
        经过反复学习与思考,石志辉发现问题主要在于低矮的大棚容易保存热量,过高的温度最终烧坏了菌棒。
        痛定思痛,石志辉自行设计了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钢架。在随后的两年,他相继投入20万元让菌棚从低矮的“棚户屋”变成了有科技含量的“大洋房”。
        2015年,石志辉在微信上偶然看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关于支持富硒农产品种植的新闻。他又一次回到学校请教老师,了解富硒食用菌的培植难度及前景。慎重考虑后,他决定与广西大学农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由广西大学农学院研发富硒食用菌菌棒配方,自己负责试种。
        广西地方标准《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要求》规定:硒含量为0.15~2.0毫克/公斤的农产品为标准富硒产品。“富硒食用菌培植过程中,硒的含量低了就不属于富硒食品,高了就属于硒中毒,添加比例需要仔细拿捏。”石志辉介绍,种植富硒香菇需要将无机硒添加至培养基质中。第一次试种,含量过低;第二次试种,含量过高……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探索合适的添加比例,试种的次数石志辉自己都数不清。
        2016年11月的一天,他将试验香菇送至灵川县农业局检测。检测报告显示香菇中硒的含量为0.75毫克/公斤,符合地方标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成功了!”拿到检测报告的石志辉激动得热泪盈眶。
        凭借这一成果,石志辉成功申报了自治区粮食及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项目,得到了2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目前,石志辉正在申请富硒农产品认证。一旦认证通过,他的富硒鲜香菇每公斤将比普通鲜香菇贵三至四元。
        朋友调侃,凭借已经掌握的先进种植技术,石志辉可以去农场担任技术员,每月轻松领取两万元的工资。但石志辉已经为食用菌种植绘制了蓝图,“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把合作社做大做强!”
        专心做一个新型职业农民
        在扩建种植基地过程中,土地价格一度是令石志辉发愁的问题。
        老家东皋桥地处山区,村里60%的人口外出务工,大片土地闲置。成立合作社后,石志辉一度通过土地流转包下近百亩的闲置土地。不久,一些果树林木企业下乡租用村民土地,开出每亩地每年800元的租金。这让石志辉一下子犯了难。
        “一亩地我每年给老乡100元,而这些企业每年出800元。村民问我怎么办,我只能加价。”石志辉无奈地说,由于刚开始没有签订纸质协议,一些村民转身就毁约了,他得到的土地最终只有不到50亩。
        2013年7月,他在妻子的老家——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成立了“南宁市宇辉食用菌种植场”。面对城郊年年上涨的人工、土地成本,石志辉计划将其打造为产业示范园与技术研发基地,从而提升食用菌附加值。
        2016年,广西河池市都安县保安乡元力村贫困户韦昌通过团广西区委驻本村第一书记单振风的介绍认识了石志辉。石志辉在南宁的种植基地对韦昌进行了技术培训,还多次到韦昌的种植基地进行现场指导。凭借种下的5000包食用菌,韦昌当年的纯收入超过了两万元。
        石志辉从中受到了启发。他想到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减少土地、人工成本。目前,他计划与距南宁市区较远的上林县、马山县开展合作。当地以村集体形式鼓励村民种植食用菌,石志辉则与当地合作社对接统一收购食用菌。
        在探索食用菌种植的道路上,石志辉时刻感受着各级团组织对于青年创业的鼓励与支持。2016年,团南宁市委书记王亚楠在兴宁区召开青年创业座谈会。会上,石志辉直言不讳地说出自己创业的最大困难是资金问题。
        没想到,在团南宁市委的协助沟通下,石志辉当年成功从银行贷款40万元,其中10万元为支持青年创业的两年期无息贷款。
        拿到贷款后,石志辉迅速将这笔钱用于基地设施完善。下一步,他计划投入20万元进行绿色食品认证,并通过打造食用菌生长追溯系统提升产品竞争力。消费者扫一扫包装上的二维码,即可看到24小时不间断的食用菌生长过程视频。
        近年来,他与桂林灵川县团委、妇联等组织联手,相继打造了青年创业就业示范基地、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团桂林市委书记陈文彬两次到基地调研,鼓励他发挥好青年创业模范作用。八年时间,灵川县恩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社员由初创时的6人增加至65人,出产的食用菌成为当地“一村一品”致富新品牌。2017年2月,石志辉被共青团中央、农业部授予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石志辉:知识点“菌”成金,意志“炼石”成辉

    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培根的经典名言是:知识就是力量。...

    2019-03-26 13:13:06

    甘肃临潭县食用菌科技产业园:年产菌种及营养袋1200万袋

    甘肃临潭县食用菌科技产业园:年产菌种及营养袋1200万袋

    甘肃临潭县食用菌科技产业园是临潭县2023年招商引资项目...

    2025-07-26 09:10:39

    辽宁北票南八家子乡花菇基地:预计年产值超300万元

    辽宁北票南八家子乡花菇基地:预计年产值超300万元

    辽宁北票市南八家子乡高标准花菇种植基地占地70亩,建设...

    2025-07-25 15:25:50

    悬圃灵芝种植合作社:羊肚菌产(销)量达150吨

    悬圃灵芝种植合作社:羊肚菌产(销)量达150吨

    2023年,河北沧州任丘市悬圃灵芝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种植...

    2025-07-24 14:18:53

    聚旺食用菌基地:年产木耳3万余斤

    聚旺食用菌基地:年产木耳3万余斤

    目前,黑龙江省宝清县龙头镇柳毛河村聚旺食用菌基地规模...

    2025-07-23 14:21:06

    神农珍稀菇业:年消耗玉米芯等3万多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神农珍稀菇业:年消耗玉米芯等3万多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甘肃神农珍稀菇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0月,专注于鹿茸...

    2025-07-22 14:29:25

    孙淑静:解锁古田银耳百亿产业“科技密码”

    孙淑静:解锁古田银耳百亿产业“科技密码”

    作为福建省食用菌产业体系银耳岗位专家,福建农林大学(...

    2025-07-21 14:53:28

    天华生物:智能化生产,年产食用菌5000万瓶

    天华生物:智能化生产,年产食用菌5000万瓶

    江西天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紧跟数字时代步伐,运用自动化...

    2025-07-18 17:04:53

    泽康种植合作社:采用智慧化一体式管理,日产秀珍菇6000-8000斤

    泽康种植合作社:采用智慧化一体式管理,日产秀珍菇6000-8000斤

    安徽怀远县泽康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一家由村集体和中科院合...

    2025-07-17 15:11:38

    双益菇业:构建“五链融合”帮扶模式

    双益菇业:构建“五链融合”帮扶模式

    2023年,浙江双益菇业有限公司与龙泉市竹垟畲族乡盖竹村...

    2025-07-16 14:01:43

    茂雄实业公司:致力于从源头规范种植,把控农产品质量安全

    茂雄实业公司:致力于从源头规范种植,把控农产品质量安全

    深圳市茂雄实业有限公司在农产品(含有机蔬菜、食用菌等...

    2025-07-15 14:21:01

    甘肃临潭县食用菌科技产业园:年产菌种及营养袋1200万袋

    甘肃临潭县食用菌科技产业园:年产菌种及营养袋1200万袋

    甘肃临潭县食用菌科技产业园是临潭县2023年招商引资项目...

    2025-07-26 09:10:39

    辽宁北票南八家子乡花菇基地:预计年产值超300万元

    辽宁北票南八家子乡花菇基地:预计年产值超300万元

    辽宁北票市南八家子乡高标准花菇种植基地占地70亩,建设...

    2025-07-25 15:25:50

    悬圃灵芝种植合作社:羊肚菌产(销)量达150吨

    悬圃灵芝种植合作社:羊肚菌产(销)量达150吨

    2023年,河北沧州任丘市悬圃灵芝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种植...

    2025-07-24 14:18:53

    聚旺食用菌基地:年产木耳3万余斤

    聚旺食用菌基地:年产木耳3万余斤

    目前,黑龙江省宝清县龙头镇柳毛河村聚旺食用菌基地规模...

    2025-07-23 14:21:06

    神农珍稀菇业:年消耗玉米芯等3万多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神农珍稀菇业:年消耗玉米芯等3万多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甘肃神农珍稀菇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0月,专注于鹿茸...

    2025-07-22 14:29:25

    孙淑静:解锁古田银耳百亿产业“科技密码”

    孙淑静:解锁古田银耳百亿产业“科技密码”

    作为福建省食用菌产业体系银耳岗位专家,福建农林大学(...

    2025-07-21 14:53:28

    天华生物:智能化生产,年产食用菌5000万瓶

    天华生物:智能化生产,年产食用菌5000万瓶

    江西天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紧跟数字时代步伐,运用自动化...

    2025-07-18 17:04:53

    泽康种植合作社:采用智慧化一体式管理,日产秀珍菇6000-8000斤

    泽康种植合作社:采用智慧化一体式管理,日产秀珍菇6000-8000斤

    安徽怀远县泽康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一家由村集体和中科院合...

    2025-07-17 15:11:38

    双益菇业:构建“五链融合”帮扶模式

    双益菇业:构建“五链融合”帮扶模式

    2023年,浙江双益菇业有限公司与龙泉市竹垟畲族乡盖竹村...

    2025-07-16 14:01:43

    茂雄实业公司:致力于从源头规范种植,把控农产品质量安全

    茂雄实业公司:致力于从源头规范种植,把控农产品质量安全

    深圳市茂雄实业有限公司在农产品(含有机蔬菜、食用菌等...

    2025-07-15 14:21:01

    黄超:种菇达人的乡村情

    黄超从大棚里躬身而出,黝黑的皮肤,满身的泥土,满脸...

    2016-12-07 17:11:45

    黄超:种菇达人的乡村情

    黄超从大棚里躬身而出,黝黑的皮肤,满身的泥土,满脸...

    2016-09-20 08:45:16

    刘礼富:从乡村医生到种菇达人

    连日来,天气晴好、艳阳高照,鲁塘镇前途村刘礼富的香菇...

    2015-07-06 10:15:06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