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区地形地貌以中低山为主,海拔在400米至1254米之间 ,平均海拔900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1℃,≥10℃积温5065.4℃,年均相对温度69%,无霜期263天,区内四季分明,冬冷夏凉,适合食用菌栽培。
昭化区属于秦巴山片区核心地区,食用菌发展历史较长,但规模化发展起步较晚,目前已有种植大棚300余个,较多的农户仍以粗放式的种植为主,待开发资源较为丰富,发展潜力较大,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可塑性高。昭化区常年适生人工栽培食用菌15余种,目前已有四川省农科院食用菌技术团队、浙江省丽水市食用菌支持技术团队和本地菌益农食用菌技术团队等三支技术力量保障,2017年我区食用菌总产量达2300吨,产值2700余万元,带动农户5600余户,贫困户涉及450余户。
此外,昭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资源合理利用,在培育主体、明确方式、利益分配上下功夫,通过采用“秸秆换菌袋”的方式,确保秸秆综合利用。
(1)培育主体。引进具备秸秆制菌袋生产能力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公司建设秸秆收贮运中心,区财政补贴150万元用于公司购置粉碎机、打包机、传输机等收储购买及厂房建设,由专人在中心统一将换回的秸秆进行粉碎、堆贮、收运。目前,已购置收储设备32台。
(2)明确方式。在村农资超市建设换菌袋网点,收贮运中心将菌袋运输至网点,农户按照90个菌袋/吨秸秆的标准,填报换菌袋登记表,双方签字确认后现场换取菌袋,网点将换得的秸秆运送至收贮运中心。同时,网点与农户签订换菌袋承诺书,明确秸秆打捆堆放、秸秆禁烧等要求。目前,已统一设立秸秆收集换菌袋网点3处,农户累计换取菌袋60万个。
(3)利益分配。生态循环农业公司与秸秆换菌袋的农户签订种购销协议,落实专人提供种植技术服务,并以3元/斤的标准保底收购,公司和签约农户根据最终市场销售价分别按照60%、40%的比例进行二次分利。今年全区预计可生产食用菌200万斤,创造产值600余万元,签约农户年均收入1万元以上,同时实现秸秆高效化资源化利用,秸秆回收利用率达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