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深秋时节,在太白县上白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办公室,合作社副理事长李玉军谈起了近几年的经历。“我是上白云村人,以前常年在陕北、陕南等地干工程,虽说收入比在老家强,但是家里3个老人、两个孩子照顾不上,加上我身体不好,在外奔波多年,老家连个像样的房子都盖不起。2014年,我被评为村里的贫困户,2016年,靠着国家政策,我几乎没掏钱就建起新房。回家盖房的那段日子,我感受到了村里整体面貌的变化,也了解到国家针对贫困户的各种好政策,于是决定不再外出,留在村子里干一番事业。”
李玉军说,在外闯荡时,听说种植食用菌效益不错,但他没经验也没技术,2017年,他和村干部一起到汉中种植户那里拜师取经,考察之后,决定回村试种赤松茸。“2017年5月,我们成立了合作社,成员是包括我在内的12户贫困户,建了16个大棚。试种的成果很好,太白的气候很适合赤松茸生长,销路也不愁。”李玉军说。
看到这项产业能带动脱贫,在村里的支持下,合作社开始扩大规模。2017年11月,合作社流转上百亩土地,建成210个种植大棚。村主任马军利说:“目前合作社成员有81户,包括村里全部54户贫困户。作为村集体经济,种植园目前投资240万元,大部分是扶贫资金,通过涉农资金配股,贫困户变成合作社股东,村民也可以用现金和土地入股。合作社采用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加工销售、年底分红的模式进行管理。”
据了解,赤松茸原产欧美,吉林地区有野生分布,近年来开始推广人工栽培,属名贵珍稀食用菌品种。上白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赤松茸一年能收四茬,一个棚的年产量能达到750公斤,其中一半属于精品菇,每公斤售价能达到24~32元。
今年9月底,合作社进行分红,贫困户每户分到1000元,如果有现金和土地入股,还可以分得更多,最多的一户分到3400多元。分红只是村民收入的一部分,更大一部分来自务工收入。合作社今年发放固定工人和临时工人工资达到30多万元,这些钱都进入了村民的钱包。一位在合作社务工的妇女说,她63岁,今年最多的时候从合作社一个月领到3000多元工资。
“刚开始办合作社,很多人并不看好,今年拿到收入后,村民们普遍觉得这是个好项目,下一步,我们计划继续扩大规模,将全村人和周边村的贫困户都吸收进来,将种植大棚扩展到500个,种植品种增加鸡枞、猴头菇等。”马军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