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山区一处仓库门口,一帮人热火朝天地将一箱箱自家栽种、包装整齐的木耳装上一辆“大平头”的后车厢,这辆车将载着广大木耳种植户的发展信心发往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
一年下来,虽然吃了不少辛苦,但是眼看着销路不愁,还能多赚钱,宝山区七星镇的木耳种植户们心里比蜜还要甜。
去年,双鸭山市提出了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的思路,遵循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宝山区积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发展“黑色产业”当作转型发展和精准扶贫的重头戏,因地制宜在全市带头发展地栽木耳经济。
在引进东宁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建设区、镇、村三级木耳栽培园区的基础上,区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做好修路、架电、喷灌等先期配套设施,组织农民赴外地实地参观考察,聘请技术专家做专业指导,通过举办培训班、技术讲座、现场观摩会、典型带动、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在全区推广普及地栽木耳种植技术。
一时间,宝山区七星镇和各街道办事处以及辖区森工、农垦等地纷纷利用闲置土地发展地栽木耳产业,目前学习东宁木耳产业模式,七星河源、宝诚基地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创建了6个木耳示范园区,全区年发展木耳菌棒230万棒,木耳产业已粗具规模。
据悉,七星镇全镇去年共生产45万棒木耳,每棒大概能出1.1两干货,按本地市场收购价每斤25元,销售额在123万元,每棒利润在2.75元。如果卖到南方每斤在32元,销售额在158万元,每棒利润提高到3.52元,可增加收入35万余元。
今后,七星镇将借助“双深”“两山”合作平台,引进木耳种植先进技术,适时继续扩大生产规模,计划在上游村建木耳菌棒加工厂,并统一打造宝山小园特色品牌,利用实体店和互联网进行线上线下联动销售。
宝山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聚焦实现双鸭山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十个新”目标,坚定不移走好“六条路径”,进一步深入解放思想,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内生动力。下一步,全区将继续发展木耳“黑色经济”以科技引领、规模发展为方向,通过点上带动、全面开花,在全区更大范围推广,加快形成食用菌产业集群,推动宝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