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虎元:用过硬技术带领乡亲踏上致富“征途”
姓名:于虎元
出生年月:1966.12
工作单位:辽宁省朝阳市鑫源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专长:食用菌菌种选育、研发与栽培,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制定
推荐单位:辽宁省食用菌协会

于虎元,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大庙镇人,朝阳鑫源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和朝阳富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级农艺师,朝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副会长,朝阳市农业技术协会会长。
在接触食用菌产业前,于虎元曾外出打工,开过碎石场并且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02年,朝阳县里推广高效农业项目,在大庙镇搞食用菌栽培。面对这个新兴产业,当地农民一般不敢去尝试,但眼光独到、敢想敢干的于虎元认定食用菌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于是率先承包了土地建大棚,开始了食用菌生产。

万事开头难。创业初期因为不懂技术和市场,两年下来,于虎元赔了40多万元。但于虎元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认真总结经验、查技术资料、找失败原因,边生产边研究。通过刻苦钻研,食用菌种植的整个操作规程他基本上掌握了。后经人介绍,他又与沈阳农业大学和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有了专家的指点,他终于攻克了食用菌生产的一道道难题。2011年、2012年,于虎元研发的食用菌培养基专用增效剂、食用菌防污染剂先后获得国家专利,食用菌培养基专用增效剂获得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2014年,于虎元研发的双孢菇液体菌种制作实用技术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他注册的“古果”牌平菇,是朝阳市唯一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供产品。

如今,于虎元的公司和合作社占地约15 000米2,建筑面积约5 500米2,有储存能力达1 000吨的保鲜库、2 000米2的生产车间、200米2的接菌室、100米2的化验室、1 500米2的养菌室,拥有年生产能力10 000吨的鲜菇盐渍设施。公司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民脱贫增收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多年来,他累计带动农户2 000多户,带动贫困户198户。2019年,他整合扶贫资金带动建档立卡残疾人贫困户109户,每户年分红收入1 700元;其中重度残疾人5户,每人年分红收入6 000元。

于虎元从一个门外汉发展成远近闻名的“蘑菇大王”,其中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受了多少累,只有他自己清楚。付出总有回报,这些年他获得了多项荣誉。2009年他被评为全县唯一一个农村实用技术专业人才,被破格评定为高级农艺师;先后被评为朝阳市劳动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农民工、辽宁省科技带头人、全国科普先进个人、全国乡土人才先进个人。2017年他当选为中共十九大代表。
荣誉:2019年被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评定为“中国乡村菌业专家”,并成功入选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编撰、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菌业人生·中国乡村菌业专家风采录(2019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