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依托黄花滩移民区日光温室集中连片和沿山区冷凉气候条件,突出“两区+多点”产业布局,着力打造南部山区食用菌产业带和黄花滩生态移民区食用菌产业集群,带动古浪县各乡镇大力发展食用菌,为乡村产业振兴增添新活力。

干城乡为民新村的食用菌种植大棚内,菌棒排列整齐,撑起厚厚菌伞。农户们正在进行姬菇的采摘、分拣,动作娴熟,各环节有条不紊,整个菌菇种植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在距离种植区域不远处的古浪县蜀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食用菌基地,工人们在对运送过来的姬菇进行不同品质分拣包装,品质较好的姬菇还进行精包装出口。

今年上半年,古浪县引进成都金堂然通家庭农场技术团队,在为民新村投资1500万元,流转200余座日光温室,建成古浪县蜀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食用菌基地,生产食用菌120万袋,种植羊肚菌100余亩。
基地设有集中制袋车间,精加工车间,冷链保鲜车间,进行食用菌的自动拌料、自动装包制作、无菌接菌种、设施化流水线(集中化)生产、品牌化销售等,为移民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带来了活力。

与此同时,全县积极落实“招强引大”、“内建外引”等措施,大力培育食用菌生产企业、合作社,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管两头、带中间”的带动作用,助力产业健康发展。家在福建的曾晓武就是其中的一员,常年从事羊肚菌种植的他,在古浪县建立甘肃菇视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传授周边群众种植技术的同时,带动60多名群众在企业务工。
在推动食用菌发展方面,各乡镇与古浪县内企业、合作社以订单方式落实菌袋生产和畦栽计划,改造利用闲置温室、养殖暖棚、废旧校舍等多种方式,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产业,既盘活了闲置资源,又解决生产难题,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古浪县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合作社累计达到10家,年菌袋生产加工能力达到2500万袋,同时,与县外5家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全年分上半年、下半年两茬生产分别安排指导性计划。2021年,食用菌鲜品产量达到1.2万吨,产值突破1亿元,有力推动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