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秸秆科学还田 提升耕地质量

    发布时间:2024-05-21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农作物秸秆从土地中来,到土地中去,是最合理的有机质归还路径,无论是直接还田、堆腐后还田还是通过饲料化利用过腹还田,都能有效补充土壤有机质。目前的研究和实践也都表明,长期秸秆还田能够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重构健康土壤生态系统。
     
    我国秸秆还田利用方式多样。我国秸秆还田方式主要包括秸秆直接还田、堆肥腐熟后还田等。全国秸秆资源台账显示,2022年秸秆直接还田率达52.3%,是秸秆还田的主要利用方式。受我国作物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特征差异大等影响,秸秆直接还田方式呈现多样化。东北玉米秸秆还田包括粉碎深翻(>25cm)(~50%)、碎混旋耕(0—15cm)(~30%)、地表全覆盖免耕深松和地表覆盖条带少耕等方式。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采用深翻还田方式,小农户多采用旋耕还田方式。黄淮海秸秆以小麦和玉米秸秆为主,还田方式主要是小麦秸秆粉碎留高茬免耕播种玉米,玉米秸秆粉碎后翻耕、旋耕或覆盖免耕播种小麦等方式。以玉米秸秆粉碎翻耕/旋耕播种小麦为主。长江中下游及华南稻作区有双季稻冬闲、稻麦两熟、稻油两熟等种植模式。双季稻区晚稻秸秆留高茬粉碎覆盖、春季翻耕还田;早稻秸秆切碎旋耕还田。稻麦和稻油等水旱两熟区,中稻秸秆粉碎翻耕或旋耕或免耕还田;小麦和油菜秸秆粉碎翻耕或旋耕还田。
     
    秸秆还田是提升土壤质量的有效途径。秸秆还田能够有效培肥土壤、提升地力。促进土壤肥力提升。秸秆还田为农田土壤微生物提供了养分和良好生长环境,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加速秸秆中有机物的转化,增加了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与功能。秸秆还田后,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土壤团聚体含量增加,能够有效提高土壤的养分供给能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秸秆还田通过增加输入土壤植株残体实现土壤固碳,长期还田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据黑龙江集贤、吉林梨树、辽宁铁岭、内蒙古科右前旗等秸秆还田土壤质量定点监测数据显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2016年平均提高了0.3—0.5g/kg。
     
    秸秆还田不当会影响后茬作物出苗等问题,建议要提升还田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一是强化政策支持。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在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等区域,实施秸秆科学还田行动,统筹考虑种植生产现状、农民接受度、技术成熟度等,选择基础较好、机械化水平高的秸秆产生大县,打造秸秆科学还田典型样板。二是强化科技支撑。依托国家科技研发计划等,组织优势力量聚焦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最适还田量、还田方式、还田配套农艺措施等关键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形成适宜不同区域的秸秆还田技术模式、技术规范,并结合实际情况示范推广。三是强化还田监测。开展秸秆还田生态效应长期定位监测评价,在黄淮海、长江中下游等粮食主产区加密秸秆还田监测点,构建全国监测网络,用科学数据分析评判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病虫草害发生、土壤肥力等的影响。
     
    (来源:农民日报;作者: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农艺师代碌碌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高级农艺师孙仁华)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福建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农业政策法规工作要点》的通知

    今年农业政策法规工作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

    2018-03-19 15:14:27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工作座谈会的通知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一)总...

    2012-12-19 13:34:00

    农业部召开促进休闲渔业现场会暨渔业政策法规座谈会的通知

    五大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休闲渔业迅速发展,对调整产...

    2012-12-03 14:50:00

    串珠成链,打造乡村共富特色产业集群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乡村...

    2025-07-24 15:55:02

    数字技术赋能县域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并对发展...

    2025-07-23 17:23:36

    发展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这是在...

    2025-07-22 16:49:56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新农科人才培育要上新台阶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纳入“...

    2025-07-21 16:47:07

    以数字生产力为引领,推动智慧农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我国智慧农业加速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智慧...

    2025-07-18 17:16:24

    农业农村部推介第三批31个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

    2025-07-17 16:10:16

    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做好“三农”工作

    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三农”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乡村振...

    2025-07-16 16:59:45

    为践行大食物观提供坚实的装备支撑

    民以食为天,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

    2025-07-15 16:42:05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赋能农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

    2025-07-14 16:29:48

    践行大食物观 着力提升农业全产业链水平

    农产品加工业是提升农业附加值、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带动...

    2025-07-11 16:28:39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