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做好“三农”工作

    发布时间:2025-07-16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三农”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党中央一贯高度重视农民增收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对增加农民收入念兹在兹:要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这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南。
     
    始终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农民收入增长连续多年超过GDP 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91元,城乡居民收入比降到2.39:1,是农民增收的黄金时期。同时也要看到,虽然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呈缩小态势,但绝对差距依然较大且趋于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农民增收动能有所减弱,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农民。特别是在国内外经济环境严峻复杂的大背景下,更大力度促进农民增收尤为重要和紧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在“三农”领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以农民为中心,以增收为关键,自觉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决策部署,着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仅让农民收入增速跑赢GDP和城镇居民,而且还要行稳致远,跑出“加速度”,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要着力于农民收入“四大构成”精准施策。
     
    在增加经营性收入上,关键在于通过科技赋能提质增效。经营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第一来源。从五个方面提高经营效益:一是推进良种良田良法良机良制融合,抓好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发挥合作经营联农优势,带动农民提高集约经营效益。二是引导农民承包土地合理流转,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提高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民提高规模经营效益。三是挖掘农业多种功能,拓展农村多元价值,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延长产业链、稳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农民提高综合经营效益。四是运用财政、金融、物价等经济杠杆,坚决遏制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把生产成本降下来。适时调整优化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加大对种粮农户降息、贴息、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力度,解决增产不增收问题,让农民种粮有钱挣,务农能致富,提高农民经营效益。五是不断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高农业抗风险的能力,增强农民增收的稳定性。
     
    在增加工资性收入上,关键在于提高农民就业质量。就业是民生之本,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大头。一是要有力有序组织引导农民外出务工,积极发展区域间劳务协作,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二是要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县域富民产业,带动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创业;三是要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非农就业技能,增强农民外出就业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在增加转移性收入上,关键在于落实党的惠农政策。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实行政策性补贴至关重要。要适时完善补贴方式、适度提高补贴标准。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拓宽农民的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切实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
     
    在增加财产性收入上,关键在于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农村土地财产权益。积极引导农民土地经营权有效流转,保障农民流转土地收益;完善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农民资格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权利内容及其分置的有效实现形式,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盘活利用农村资源资产,创造条件多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建立健全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永恒主题,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必须久久为功、常态长效。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这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压舱石”。加快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民增收挂钩,不断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让农民享有集体收益红利,持续为农民增收提供制度效能。
     
    推进改革和科技“两轮驱动”,这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强引擎”。深化改革是“三农”发展的关键一招,科技创新是农民增收的强劲动力。要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决策部署深化、细化、实化,破除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打通农民持续增收的难点堵点,激发农民增收的积极性、主动性;要集中力量主攻农业核心关键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农业发展插上科技“金翅膀”,为农民增收装上科技“新引擎”。
     
    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这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硬支撑”。产业振兴是推进乡村振兴之基,是促进农民增收之源。依托乡村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禀赋,积极开发既有地域特色、又符合现代消费理念的个性化、多样化的特色产品。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以品牌建设为引领,培育特色产品品牌,带动县域富民产业发展,让农民成为全产业链条的重要一环,参与产业发展、共享增值收益,更好发挥乡村特色产业带动就业促增收作用。
     
    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这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防护网”。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出的重大制度安排,现在的关键是落地落实。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从财政、金融、保险等方面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更好满足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保险需求。完善覆盖农村人口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聚焦低收入家庭增收难,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与农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总结推广“防贫保”经验做法,形成面向低收入人群的政策性保险体系,织牢促进农民增收的安全网。
     
    深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这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助推器”。和美乡村建设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大力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新风尚,鼓励各地利用乡村综合性服务场所为农民婚丧嫁娶等提供普惠性社会服务,减轻农民人情债也是增加收入,为促进农民增收注入“正能量”。
     
    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县乡村三级主要领导须扛起促进农民增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相关部门要协同行动、形成合力。要建立健全促进农民增收监督考核机制,真正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风向标,检验干部业绩的试金石。(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王晓东)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福建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农业政策法规工作要点》的通知

    今年农业政策法规工作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

    2018-03-19 15:14:27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工作座谈会的通知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一)总...

    2012-12-19 13:34:00

    农业部召开促进休闲渔业现场会暨渔业政策法规座谈会的通知

    五大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休闲渔业迅速发展,对调整产...

    2012-12-03 14:50:00

    农业农村部答复进一步培育“新农人”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

    日前,农业农村部网站公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097...

    2025-07-02 16:55:40

    国务院四部门联合印发“工作要点”,赋能乡村振兴新引擎

    在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新动能的背景下,数字乡村建...

    2025-05-28 16:14:07

    不断夯实农业基础 加力推进乡村振兴——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2025-03-10 16:00:32

    乡村振兴,这几年要干这些事儿!

    乡村振兴,和农民切身利益直接相关。未来几年干什么?怎...

    2025-02-14 15:34:31

    1593亿元!财政部提前下达2025年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1593亿元!财政部提前下达2025年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近期,财政部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

    2024-12-17 15:53:15

    高兴华: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助力乡村振兴作用

    农业保险是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是广大农民农业收入...

    2023-11-14 14:46:31

    8大问题不解决,乡村振兴无从谈起

    乡村振兴,蓝图既就,目标明确。当务之急重在激发活力,...

    2023-10-18 15:55:18

    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

    2023-09-01 14:30:51

    农业农村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农牧...

    2023-08-30 16:52:54

    一图读懂丨《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

    为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和引领性...

    2023-08-29 16:27:41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即将发布,食用菌产业有望迎来新机遇!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即将发布,食用菌产业有望迎来新机遇!

    又到了每年中央一号文件即将发布的日子,今年许多人把关...

    2024-01-25 15:43:41

    释放重磅信号!总书记强调的“树立大食物观”,为食用菌产业指明了方向

    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

    2024-01-04 14:03:46

    关于加强食用菌种业发展和监管等建议,农业农村部有答复了!

    关于加强食用菌种业发展和监管等建议,农业农村部有答复了!

    近期,针对山东省泰安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孔怡提出的加大...

    2023-09-21 15:31:21

    两家食用菌企业上榜!农业农村部公布2023年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名单

    两家食用菌企业上榜!农业农村部公布2023年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名单

    日前,农业农村部正式认定天津三鹰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

    2023-07-19 14:18:18

    浅议“后疫情时代”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与机遇

    浅议“后疫情时代”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与机遇

    食用菌是近年备受世界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推崇的一类味...

    2022-07-18 17:18:58

    河南省汝州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开展食用菌种质资源普查工作

    河南省汝州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开展食用菌种质资源普查工作

    4月8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召开全省食用菌资源普查...

    2022-04-14 10:43:31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推动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推动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食用菌产业是福建省优势特色产业,产量、产值每年持续...

    2022-04-07 13:59:23

    农业农村部公示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建设名单 这些食用菌产地入选

    农业全产业链是农业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

    2021-11-16 16:07:31

    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公布,这两项食用菌科研成果获奖!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

    2021-11-02 16:29:01

    第七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公示,这些食用菌企业上榜!

    第七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公示根据《农业产...

    2021-10-21 16:25:03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