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国内有些地方已经把红托竹荪当作致富农产品来种植,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主要以季节性大棚栽培为主,产业规模一直较小。首先是竹荪的种植技术并不简单,没有技术支持,菌包容易受到污染,种植就很难成功。除了种植技术门槛高,竹荪的采摘也是一大难题。主要原因是竹荪的采摘期很短,只有几个小时,如果种植成功,长成后没能及时采摘,竹荪就会“凋谢”。
经过技术攻关与不断试验,科研人员发现,推广运用液体菌种制种、工厂化立体式栽培等新技术新模式,可以实现红托竹荪的规模化、周年化种植。
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高级农艺师周峰介绍,整个研发过程中,科研人员首先攻克了液体菌种技术,把菌种的生长周期从原来的七八个月缩短至一个多月。使用液体菌种技术,还可以把污染率控制在5%以下。此外,在栽培技术方面,创新“智慧方舱”数字化种植模式,“通过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的优化和调整,促进红托竹荪的快速生长。”目前,从菌包覆土到收成,只需要3个多月的时间,相比农法栽培来说,周期缩短了整整2个月。
目前,从菌包开袋覆土到收成,只需要3个多月时间,相比农法栽培来说,周期缩短了整整2个月。每个智慧方舱有2000个菌包,每个菌包的产量大概在100~125克左右,大幅提升了红托竹荪的产量和品质,形成了稳定的经济模式,红托竹荪的价格也更趋于稳定,一般在40元到60元每斤。(来源:上海奉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