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天水众兴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6901.99万元,同比增长134.13%。
该半年报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来自于联营公司——天水金兴生物。这家成立不足两年的企业,在2025年上半年就实现净利润2738万元,不仅显著提振了整体业绩,也为众兴菌业打开了全新的成长空间。就在市场仍对其传统业务增速放缓存忧时,众兴菌业已悄然培育出一只真正的“利润金牛”。
2025年上半年,天水金兴生物实现营业收入5114万元,净利润2738万元,净利润率高达53.5%,显示出极强的盈利效率。尽管该公司目前采用权益法核算、并未并表,但其出色的表现已为众兴菌业在人工培育冬虫夏草这一赛道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天水金兴的成功,核心依托于技术合作方——金日健力。该公司以“冬虫夏草全人工培育专有技术”出资,作价1421.57万元,持有天水金兴49%的股权。这项技术究竟强在何处?
金日健力凭借系统化的专利布局,覆盖从菌种选育、环境控制到采收加工的全流程,建立起较高的技术壁垒,为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8月,金日健力生产的药用干制冬虫夏草成功出口,成为福建省首单冬虫夏草出口案例,不仅印证了其产品符合国际市场的严格标准,也标志着其商业化路径完全走通。
基于天水金兴的优异表现,众兴菌业正加大在冬虫夏草领域的投入。如果说天水金兴是“初试锋芒”,那么公司后续自有项目可谓“全面发力”。
2025年6月,众兴菌业宣布拟投资7亿元于四川金堂县建设“食药用菌产业园西南总部基地”,核心聚焦于冬虫夏草的工厂化仿生培育。据初步推算:天水金兴项目总投资约4000万元,大半年即实现净利润2738万元。而四川基地仅一期投资就达5亿元,规模超前者十倍以上,未来年化利润有望跃升至数亿元量级,成长空间巨大。
此外,众兴菌业全资子公司陕西众兴高科已于上半年启动对原金针菇产线的技术改造,实施“冬虫夏草工厂化仿生培育更新改造项目”;眉山昌宏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自2024年5月起开展技改,重点研发与培育珍稀食药用菌,部分产线已完成改造并进入试生产阶段。
与此同时,公司双孢菇业务继续保持良好增势。2025年上半年该产品价格稳中有升,业绩同比提升。2024年,众兴菌业食用菌板块实现销售收入19.33亿元,其中双孢菇产品收入10.79亿元,已成为稳健的利润来源。
与众兴菌业合作的金日健力,其背后是金日集团在大健康领域的完整产业布局。这一合作不仅限于单一合资公司,更为众兴菌业打通了“技术+市场”的双轮驱动:
技术授权带来持续收益:众兴菌业在后续自投项目中,有望向金日健力支付技术使用费。这意味着公司除了分享合资企业利润,还可获得稳定且高毛利的技术授权收益,形成双重利润来源。
原料直供消纳未来产能:金日集团作为保健品和医药行业的重要企业,对高品质冬虫夏草原料需求旺盛。众兴菌业未来量产的虫草产品,可直接供应金日集团,构建“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闭环,极大降低市场风险。
假设公司多个冬虫夏草项目在未来2-3年内逐步达产,年净利润有望从目前的1-2亿元提升至4-5亿元甚至更高。若匹配30倍市盈率,相应市值可能达到120-150亿元,较当前30-40亿元水平存在数倍成长空间。当然该推测需取决于项目推进、市场拓展及宏观环境等多重因素。
综上所述,众兴菌业借助与金日健力的深度合作,已成功切入高利润、高壁垒的冬虫夏草赛道。从天水金兴的盈利爆发,到自有项目的全面布局,再到大健康产业链的协同整合,众兴菌业正在超越传统食用菌生产商的定位,转型为一家具备技术底蕴和市场爆发力的生物科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