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青海:门源借高原冷凉优势破局助推食用菌产业提质跨越

    发布时间:2025-09-16

      来源:门源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近年来,门源县立足高原高寒冷凉独特气候优势,将食用菌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优化农业结构的核心特色产业,通过政策扶持、科技赋能、品种创新、模式优化等系列举措,实现冷凉菌业从“起步探索”到“规模提质”的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菌业兴县、产业富民”的特色发展之路。
     
    锚定优势破局,夯实冷凉菌业发展根基
     
    门源高寒冷凉气候高度契合高品质食用菌的培育需求,门源县以“扬长避短、因地制宜”为原则,将食用菌产业纳入乡村振兴重点产业规划,通过“三早工作法”(早谋划、早布局、早行动)破解产业初期“规模萎缩、设施老化”等痛点,为产业发展筑牢基础。一是政策精准滴灌,注入产业发展强心剂。整合各级财政资金,构建“奖补+扶持”的政策体系,激发食用菌经营主体活力。2025年以来,累计落实食用菌种植奖补资金335万元,县级支农资金300万元用于现有种植温棚维修改造,省级财政资金23万元为菌棒恒温养菌车间新增新风系统;将菌棒种植补助标准从往年每棒1元提高至1.5元,对政策红利直达经营主体,有效提振发展信心。二是夯实设施基础,筑牢产业发展硬支撑。聚焦菌棒生产、种植、加工等关键环节,配套建设3000平方米恒温养菌车间、5座总面积3200平方米的保鲜库,并焊制菌架5292架。培育核心菌棒生产主体3家,完成设备全面检修与原料集中储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搭建“种植主体-金融机构”对接桥梁,初步达成食用菌产业授信70万元,缓解经营主体资金压力,为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硬件与资金双重保障。

    聚焦提质增效,推动冷凉菌业高质量发展
     
    门源县以“品种升级、技术创新、结构优化”为核心,突破高原食用菌种植技术瓶颈,推动产业从“单一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并重”转变,实现产量、规模、就业“三增长”。从“一菇独秀”到“百菌齐放”。一是主栽品种优化。重点推广短菌龄高产抗逆香菇品种“七河3号”,该品种适配高原冷凉气候,本地适应性突出,成为增产核心支撑,目前示范基地种植规模达18.87万棒,辐射带动14万棒;二是珍稀品种引种。成功从贵州省引进虎掌菌(学名枣翘鳞肉齿菌),同步试种竹荪、赤松茸等珍稀菌种,构建“以香菇为主导、多珍稀品种协同”的种植格局。其中:首茬虎掌菌种植20万棒,每棒产鲜菇3.5斤,预计总产量350吨,已被福建省采购商全额订购,填补门源县珍稀食用菌产业空白。同时,还成功筛选出3个适宜高寒冷凉地区反季节种植的羊肚菌品种,种植面积达50亩,亩产约500-600公斤。从“传统种植”到“科学栽培”。一是创新栽培模式。推广“高原高寒冷凉地区层架立体栽培模式”,通过科学利用空间,显著提升单位面积产量,突破传统平栽技术瓶颈;二是强化科技服务。依托门源县003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组建由青海大学专家组成技术团队,深入生产一线开展“靶向式”指导——在瑞辉公司优化菌棒加工全流程,在德鑫合作社规范灭菌消毒与养菌管理,全年开展技术培训20余场,覆盖从业者500余人次;三是搭建观摩平台。举办“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食用菌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学习观摩会”,以“实地看、专家讲、现场学”形式,组织100名经营主体负责人及种植人员积极参与,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从“零星种植”到“全链发展”。门源县食用菌产业呈现强劲发展态势,截止目前,生产菌棒200万棒,完成年度计划83.3,同比增长53.33%;种植菌棒161万棒,完成年度计划的80.5%,同比增长50%;产鲜菇1280吨,带动就业2.1万人次,发放劳务工资234余万元,预估食用菌产值达1152万元,产业规模与富民成效同步凸显。

    深化融合发展,拓宽特色产业富民路径
     
    门源县坚持“产业兴农、品牌强农”理念,通过延伸产业链、拓宽销售渠道、强化人才培育,让经营主体与农户深度参与产业发展,共享发展红利。一是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计划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食用菌精深加工企业,开发干鲜香菇等级分装、香菇牦牛肉酱等高附加值产品,推动产业从“鲜品销售”向“加工增值”延伸;同步加强“门源冷凉菌”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市场辨识度与竞争力,目前已构建“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产业链各环节收益向农户倾斜。二是拓宽产销渠道,降低市场风险。深化“订单农业+电商销售”模式,与福建、甘肃等地采购商建立长期合作,实现虎掌菌、香菇等产品“产得出、销得好”;搭建线上销售网络,利用电商平台扩大市场覆盖范围,目前订单销售占比达60%以上,有效规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三是培育专业队伍,强化人才保障。联合青海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常态化开展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重点培育“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截至2025年8月,已培育食用菌专业种植户50余户、技术骨干30人,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让更多农户通过掌握技术实现稳定增收。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山西:看交口县如何蹚出食用菌产业特色路?

    近期,在吕梁山深处的交口县,一排排现代化菌棚鳞次栉比...

    2025-09-09 10:10:56

    浙江庆元县:“森林黄金”试种成功 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获多项突破

    桑黄因寄生于桑树而得名,是一种较为珍稀的药用真菌,在...

    2025-08-13 13:42:33

    辽宁北票市:食用菌产业向智能化升级 年产值达1.6亿元

    近年来,北票市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2025-08-12 11:55:57

    福建古田县:食用菌绽放“致富花” 全产业链产值达280亿元

    福建古田县山地丘陵多,溪谷遍布,再加上属于中亚热带季...

    2025-08-11 13:38:47

    河北平泉市:食用菌产业迈向现代化发展 年产值达67亿元

    近年来,平泉市持续推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了集...

    2025-08-08 14:32:46

    山西临县:食用菌产业规模壮大 年产值达1.65亿元

    近年来,临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将食用菌产业打造...

    2025-08-06 13:49:09

    河北平泉市卧龙镇:食用菌产业链升级 年产量突破18万吨

    近年来,河北平泉市卧龙镇按照“大规模、小群体”的发展...

    2025-08-05 13:57:02

    山东广饶县:推动食用菌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近日,在东营市菇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红托竹荪正值采收...

    2025-08-04 13:42:44

    甘肃民乐县:全链条发力助推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甘肃民乐县立足现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紧紧围...

    2025-07-26 14:12:57

    甘肃庆阳: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 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

    近日,走进甘肃庆阳市华池县城壕菌光互补农业产业园,粉...

    2025-07-24 15:52:29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