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虽然受的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但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每年产生的农业废弃物超过6亿吨,因此,印度国内面临农业总产量失衡、城乡发展差距、国家粮食安全风险、民众食品经济可及性不足等挑战。
 
近年来,印度农业战略以“缩小产能与产品缺口”为目标,提出通过“区域差异化策略”推广可持续农业、提升投入品使用效率、推动农业技术研发与转化。因此食用菌种植产业在“小众农作物”中脱颖而出,成为印度农业中的“高盈利领域”。如今,北方邦、哈里亚纳邦、查谟和克什米尔、拉贾斯坦邦等邦(在冬季)已开展商业化食用菌种植,而早些时候,食用菌种植仅局限于喜马偕尔邦、查谟和克什米尔以及其他山区。
 
印度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具有三个核心优势:
 
1.经济效益:能将传统农业的高劳动力投入转化为高收益,且可兼顾国内与出口市场;
 
2.资源适配性:利用印度丰富的农业废弃物(年产生超6亿吨)作为原料,适配多样气候条件;
3.社会价值:为无耕地的知识青年、女性提供就业与增收渠道,可实现小农、家庭作坊到规模化种植的多模式适配。
 
目前,印度主要种植的食用菌品种有双孢菇、平菇和乳菇,其中双孢菇的产量和销售量占比最重。这些食用菌主要通过餐馆、酒店和消费者购买,
 
近年印度食用菌种植产业虽取得蓬勃发展,但也面临一些发展难题:1.营销分散(无合作社)、渠道有限,蘑菇易腐烂导致贸易受限,季节性种植者缺乏组织;2.农户缺乏生产与营销知识,多数使用“长周期堆肥法”(耗时28天、需7-8次翻堆、产量低且化学药剂滥用),菌株质量早期不足(如S-11菌株使用2-3十年);3.冷链运输不足,加工(如罐头)补贴存在但市场网点未普及(需以充足产量为前提)。
 
目前,印度已经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从技术优化、支持体系和市场认知等方面多管齐下,让食用菌种植产业成为印度农业综合企业中一个蓬勃发展的重要领域。
 
该文章作者:Dr Banarsi Lal,卡什米尔农业科学技术大学(SKUAST-J)雷阿西农业科学中心(KVK)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