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澳大利亚多达30%的农产品被浪费,对此,墨尔本一家食用菌公司正通过创新实践率先探索减少浪费的方法。公司负责人乔治娅·比蒂与买家紧密合作,调整供应量,力求最大化利用每一颗产出的蘑菇。
比蒂表示,食用菌易腐性带来的挑战不可忽视,他计划打造一个工作室,以此延长蘑菇及其他农产品的保质期。该工作室将专注于烘干产品,不仅能保留营养成分,还可大幅延长保质期。该计划由Coles资助,旨在为当地农民提供资源支持,使他们能够捐赠原本会被浪费的过剩农产品。这座零废弃设施预计将于2025年底投入运营,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供电。
澳大利亚每年浪费超过10亿公斤的水果和蔬菜,而全球对粮食增产的需求日益增长。在此背景下,比蒂所推行的这类倡议被视为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
与中国、美国等食用菌生产大国相比,澳大利亚的食用菌产业规模较小。据统计,澳大利亚食用菌产业每年保持着约2-3%的稳定增长,主要集中在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
如今,澳大利亚食用菌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是高昂的生产成本,澳大利亚的劳动力、能源和合规成本非常高,这是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使得本地产品在价格上难以与进口产品竞争。其次是进口产品的竞争,特别是从中国、荷兰等国进口的罐头蘑菇和部分冷冻蘑菇产品,价格极具竞争力,对本地生产商造成压力。第三是劳动力短缺,尽管自动化程度在提高,但蘑菇采摘仍需大量人工。第四是气候变化与能源成本,自动控温控湿的种植房消耗大量能源,不断上涨的电价直接推高了生产成本。然而,在健康饮食、素食潮流和多元文化的持续推动下,澳大利亚食用菌产业预计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