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7-08-21 10:40
建设目前取得阶段性成果,来自该县农发局的最新消息显示,全县已经落实标准化菇房6120座,全部开始进场动工修建,预计8月下旬至9月初可完成播种工作。 据测算,建设一个砖结构标准化菇房,每年种植1-2批食...
发布时间:2007-08-13 09:06
发布时间:2007-08-11 09:09
菌“多菌灵”残留限量从1毫克/千克提高到0.1毫克/千克,加严达10倍。为免蘑菇出口欧盟受阻,广大蘑菇种植户应少用、慎用“多菌灵”。 &bsp;&bsp;&bsp; 据悉,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内吸杀菌剂,可防治枯萎病、干...
发布时间:2007-08-08 08:46
,供大家免费品尝。上万市民纷纷闻香而来,一尝美味。年货节“野生香菌节”正式拉开了帷幕。 云南、四川、东北、福建四大流派的野生菌企业各展神通,展开了较量,200多个品种的名贵野生食用菌汇集一堂。 ...
发布时间:2007-08-06 09:40
王会森说:“我想把蘑菇技术无偿推广,让更多农民受益。” &bsp;&bsp;&bsp; 为什么要无偿推广?当记者问起这个问题时,王会森第一次回答是“感恩”。1995年,他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成了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
发布时间:2007-08-03 14:18
发布时间:2007-08-03 14:12
的食用菌产量、产值和出口情况进行统计,日前公布的2006年度全国食用菌生产的统计数据显示,广西蘑菇总产量为27.4万多吨,跃居全国第二名,仅次于福建省。 &bsp;&bsp;&bsp; 蘑菇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近年...
发布时间:2007-07-31 14:09
发布时间:2007-07-30 14:23
里面培育的是蘑菇新品种———金福菇。这种菇比传统的其他品种的菇耐高温,即使在30摄氏度也能正常生长。在6月份以后,其他菇已经退出鲜菇市场,到10月份才能再上市。而金福菇只需采取遮阳、洒水等降温措施,...
发布时间:2007-07-30 09:38
量波兰产优质双孢蘑菇涌入乌克兰国内市场。上周,乌克兰本土双孢蘑菇的价格提升到2~2.6美元/千克。鉴于市场需求稳定且供应减少,本地菇农对销售前景看好。但是,本周波兰的同类产品以2~2.2美元/千克的价格冲...
发布时间:2007-07-26 08:46
增长14%,鲜菇产量91,192.2吨,比增17.3%,产值4.25亿元,增长59%。工厂化生产规模继续扩大,在武平岩前、长汀涂坊、永定虎岗新增3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全市已有15家工厂化生产企业,产业集群逐步形成。...
发布时间:2007-07-25 09:34
发布时间:2007-07-24 15:03
”要求,致力推进以食用菌产业为龙头的高效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据了解,目前全镇已新发展双孢蘑菇500万平方尺,新增金针菇栽培厂房8000平方米,在食用菌基础设施建设上总投入3000多万元,其中在县财...
发布时间:2007-07-19 08:56
:据大理日报报道,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预防传染病和预防食物中毒的能力,云龙县卫生局组织了卫生宣传小分队,深入各乡镇进行预防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知识宣传。编辑:田地
发布时间:2007-07-18 11:10
7年7月14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潘惠霞一行,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九十团场进行调研。因为在这里生长的一种野生蘑菇,引起了她们的主意。&bsp;&bsp;&bsp;&bsp;九十团地处新疆阿拉...
发布时间:2007-07-17 08:58
获得成功,1万多株长势旺盛的灵芝即将上市。 ?我国传统医学长期以来视灵芝为珍贵中草药。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灵芝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 ?今年初,在该镇投资的武汉宏...
发布时间:2007-07-16 08:54
规模种植灵芝成功,将于一周后上市。宏源公司是新洲区蘑菇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也是武汉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今年,公司从华农大引进菌种和技术人才,经反复试验,5月初开始大规模种植灵芝,第一茬1万多株灵...
发布时间:2007-07-13 09:04
发布时间:2007-07-13 08:51
,为该县的食用菌生产注入了活力。 &bsp;&bsp;&bsp; 蘑菇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是将麦草、牛粪、农作物秸秆发酵,而棉籽壳则是最好的原料。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棉花加工产生的大量棉籽壳多...
发布时间:2007-07-12 09:02
发布时间:2007-07-10 08:48
,这些珍稀食用菌在我国并不少见,但多个珍稀品种集中种植并形成规模却并不多见。但在福建省南靖县郑店村,珍稀食用菌品种多达10多个,并且每年都有上亿袋的规模。&bsp;&bsp;&bsp;&bsp;福建省南靖县里现在珍...
发布时间:2007-07-10 08:25
发布时间:2007-07-09 10:13
取各种措施,促进了全市桑蚕产业的迅猛发展,并成为全广西最大的桑蚕市。但由于缺乏技术,河池市每年大量的桑枝没能得到很好的转化利用,不但造成资源浪费,也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最近,经过技术人员攻关研...
发布时间:2007-07-06 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