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胜利闭幕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安全吃菌知多少

    安全吃菌知多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强雨天气,食用菌生产如何安全应对?

    强雨天气,食用菌生产如何安全应对?

    透过2023年度业绩报告看食用菌上市公司未来发展

    透过2023年度业绩报告看食用菌上市公司...

    气温飙升!这些菌菇品种轻松战高温

    气温飙升!这些菌菇品种轻松战高温

    扶贫,敢问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03-06-0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关于加强扶贫职能建设的理性思考 一、前言:扶贫──丰碑无言 扶贫工作始于1980年,至今历时二十余年。从当初的棉布赊销、平价汽车、汽油、钢筋、水泥等物资供应,到耕牛、种猪的无偿扶持,表明党和政府通过扶贫渠道对老、少、边、穷地区人民群众的关心和重视。做为成立不久的扶贫机构,受到群众广泛的欢迎和尊重。这一阶段,主要是以“撒胡椒面”的方式开展扶贫工作。“村村开花,户户冒烟”,有的村寨几乎每家每户都受到过扶助。这种方式带有很大的“救济”性质,对于缓解贫困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治标不治本。大概在1985年前后,扶贫工作实现了“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的过渡,区域性扶贫支柱产业蓬勃兴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扶贫支柱产业面临着体制转型、企业管理、市场竞争等因素的挑战。一方面支柱产业的发展步履艰难;一方面多数贫困人口并不能因此获益。显然,这种扶贫模式有悖于扶贫的初衷。从1994起,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投入大量的资金扶持农村贫困地区水、电、路、学校、卫生院等基础设施。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零星的、局部的基础设施好坏与区域内的贫困原因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正式出台,标志着扶贫开发工作翻开了新的一页。但扶贫方式的改革却成了一个严竣的课题。 二、扶贫的困惑──陷井?抑或误区? 扶贫,乍听就知道,这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伟大的善举。它的含义注定我们的工作对象就是弱势群体。扶贫工作曾经一度火爆,“动真情、干实事”,成为扶贫干部的座右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扶贫模式并没有适时调整。特别是“八七”扶贫攻坚中后期,“扶富不扶贫”的现象十分普遍,那种扶大户、扶专业户带动贫困户,甚至“公司加农户”的扶贫模式,从扶贫的角度看,都是本末倒置。农业银行这块的贴息贷款,没有抵押、没有偿还能力的贫困户,根本得不到扶持。财政扶贫资金这一块,真正的贫困人口也沾不到边。每年上报的项目,都是修建水、电、路、学校、卫生院等基础实施项目,一成不变。而通过七、八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扶持,扶了多少,建了多少,项目规模与资金规模相不相符,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到底有没有扶贫效益,目前这类项目还有多少等等,我总感到这里面少了一个“大盘点”的环节。这是“八七”扶贫攻坚过程完成之后留下的遗憾。 2001年底,《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出台,标志着新一轮的扶贫开发的启动。但是,扶贫开发工作因陋就简,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扶贫模式老化,扶贫机构弱化,扶贫功能淡化,扶贫内容抽象化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基层扶贫机构大都逐渐从政府序列中淡出,处于一种若即若离、可有可无的边缘地位。而条条管理上,上下关系并没有理顺,系统内部缺乏建章立制,责任不明,岗位不清,奖罚不力,散乱状态成更为突出。人事、经费受块块的掣肘,工作左右亦难,进退亦难,处境十分尴尬。归纳起来,扶贫机构面临三种困挠:一是扶贫功能弱化。现有的扶贫功能中最关键的最实在的一项是扶贫资金的管理。从2002年起,这项管理权从扶贫机构中分离出去,意味着扶贫机构丧失了一项最主要的功能。二是运转机制不灵。条块之间、项目与资金之间、项目单位与扶贫机构之间、施工单位与项目单位之间等等,又存在资金投向的分歧,以存在部门利益之争。实际上,扶贫机构并没有被赋予过多过大的权限,而仅有的能体现扶贫职能的资金管辖权从中分离出去,企图达到“制衡原则”的目的,则弊大于利。扶贫工作在运作过程中,步步求助于人,工作十分低调。三是调控手段不高。资金管理、项目管理、社会扶贫管理、科技扶贫管理等方方面面都涉及到其他部门、其他行业。靠扶贫机构的现有职能,既没有资金来调配,以没有权力来控管、协调、组织项目的实施其难度可想而知。扶贫机构是头抬不起,脚伸不直。 扶贫,顾名思义,它是一项浩大细致的系统工程。说它大是因为扶贫是一个国际问题,说它小是因为扶贫始终关注贫困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做为职能部门,它到底具备哪些功能?从2002年起,基层扶贫部门的主要功能不外乎以下4个方面:①扶贫重点村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的编报。②对项目实施进度进行跟踪与监督。③科技培训。④社会扶贫。从逻辑上说,扶贫不能离开贫困对象,否则,这项工作就没有意义。问题是,扶贫职能与贫困人口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一)先从扶贫口径的统计数据说起。一年一度扶贫口径上的统计数据,诸如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贫因人口人均占有粮等等,其依据是什么?在农村,一个小组、一个村的贫富状况,除两头外,60%左右属于中间状态,贫困户与一般户没有明显的界限,恩格系数受监测条件的限制,只能估算,贫困人口不具体,更何况“贫富”本身还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至于一个乡镇、一个县,其贫困人口就更难把握了。对象不明确,数字的真实性就值得怀疑。一是数字本身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二是由于扶贫工作与贫困人口没有直接的关系,这种数字即便是真实的,也没有实际意义。(二)贫困人口到底从扶贫渠道获得多少实惠?扶贫初始阶段,“救济式”扶贫方式使多数贫困人口受益。此后,进入“开发式”扶贫,扶贫资金用于支柱产业建设,扶贫对象是专业户、大户,贫困人口基本上没有获得扶持。“八七”扶贫攻坚阶段,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贫优惠政策,比如减免贫困户生猪屠宰税、农业税、农林特产税等。但据我调查发现,这些政策在各地大打折扣,执行力度不一,标准不一,且操作上有一定的困难。至于农村税费改革之后,这些政策对贫困户也就起不到什么作用。这期间,财政扶贫资金基本上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贫困人口没有直接的关系。扶贫信贷,由于其门槛大高,贫困人口只能徘徊在外。(三)科技培训的对象是谁?科技培训是扶贫机构的一项职能。其目的是通过举办各类实用科技培训班,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提高贫困人口参加农业开发的科技含量,使他们掌握1-2门实用技术。其实,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都清楚,真正参加培训的仍然是以产业大户、部门负责人为主。(四)协作的内涵是什么?扶贫部门有一个内设机构,统称“协作”。它在以前具体负责单项申请低息贷款的大宗项目的申报工作,主要协调与信贷行的关系。这项工作已消停多年。后来社会扶贫成了“协作”的主要工作内容。但是,从管理科学来说,由于调控手段不高,社会扶贫各行其是。扶贫机构没有起到统领、组织、协调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协作”的职能显得过于空泛和单薄。(五)谁动了财政扶贫资金这块烫手的“奶酪”?从项目申报表中,看不出任何超出扶贫资金使用范围的项目。但在资金流动过程中,转移用途、挤占、截留等现象十分普遍。问题出在哪里?资金流向何处?这里有没有体制上的原因?扶贫系统缺乏认真的总结和反思。最后,导致扶贫机构处于功能危机。 三、关于现行扶贫模式的几点质疑 第一批扶贫重点村财政扶贫资金项目陆续开工,标志着改革后的新的资金管理机制开始运转,但是,扶贫模式因循坐误。说句不中听的话,无非新瓶旧酒,华而不实。 (一)扶贫资金“封闭运转”的疑问及其负面效应。应该承认,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一直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出现一此诸如截留、挪用、亏空等现象,至使项目单位得不到扶持或足额扶持,并不奇怪。关键是管束不严,惩治不力。“封闭运转”管理模式把项目管理与资金管理对立起来,是形而上学的表现。过去,扶贫资金在运转过程中出现流失的现象,其责任不完全是在扶贫机构所管辖的职能范围内造成的。扶贫机构充其量也就是执行机构,至于资金在县、乡、村、项目单位流动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漏洞。即使目前“封闭运行”模式,资金直接进入施工单位帐户,谁又能保证资金足额用于项目上? 扶贫项目没有预决算,项目工程量与资金规模不相适应时,有三种情况:一是工程规模大于资金规模,施工单位不会做亏本的买卖。二是项目规模小于资金规模,施工单位不可能将余额返还财政。实际上,项目申报时,工程预算一般高于实际成本。三是分期建设项目,存在三个不确定因素:①续建工程项目,续建部分能否申报成功?②由于施工招标是分年度进行,前后期的施工单位能不能保持一致?③分期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如何确定?这些问题表明扶贫项目、资金的管理难度在增大。 (二)项目监督、项目验收的疑问。一是扶贫部门有多大的监督能力?二是如何解决扶贫项目的管理成本?三是如何解决项目进度跟踪,质量监督等方面的技术问题?扶贫项目多是修补、扩建性质,而项目申请时所造的预算基本是按新建标准。因此,项目投资进度、工期、质量等弹性系数较大,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的机会更多。 (三)基础设施建设与扶贫开发的关系。我要提的问题是,通过二十余年的扶贫实践,为什么没有看到也没有听到哪个村、哪个组因为修通了公路,完善了水利设施,这个村、这个组的贫困面貌改变了,贫困人口因此摆脱了贫困?既然如此,现行的扶贫模式就值得质疑,财政扶贫资金投向的合理性就值得质疑!事实上,生产、生活条件的确影响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但是,改善基础设施它不是扶贫部门的主要责职。或者说,它是目前扶贫工作无力解决的问题。因为能够影响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实施,它不是在一、二十万元以内完工的项目,可能是几十公里的山路、五六百米的大桥,几千万伏的输变电线路,上千米开山凿洞的水渠等等,投资规模都在百万、千万元以上。相对于分布散、额度小的扶贫资金来说,显然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现行的扶贫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它对于修补断桥、残道、废井、败渠等确实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等待修补的项目还不至于大到成为一个地方贫困的原因,而且,修桥补路、打井开渠等项目,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也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它与扶贫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不属于扶贫工作的范畴。从这个角度看,扶贫与开发成了风马牛的关系。我认为,现行的扶贫模式,现有的扶贫功能,形式大于内容,在扶贫实践中无足轻重,没有起到真正解决贫困问题的作用。因此,扶贫呼唤新思维、新理论。 四、扶贫,艰难的选择──路在何方 扶贫工作了出现了思想僵化、路子老化、职能弱化等问题,既关系到扶贫事业的发展,也关系到扶贫机构的生存,扶贫工作面临着“与时俱进”的大挑战。做为扶贫队伍中的一分子,我由衷地感到,探索扶贫开发的新路子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无奈。 (一)以立法的形式规定扶贫的职能,把扶贫开发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要解决4个问题:1、强制性。公民、法人都有扶贫的义务,对某些经营、消费项目、财产继承等实行强制征收扶贫基金。2、合理性。扶贫资金、项目规范化管理。扶贫投入符合科学化、合理化原则,减少盲目性、随意性。3、责任性。扶贫开发既然是一项工作,必须有具体的任务指标、工作内容、责任划分、奖罚措施。4、延续性。扶贫不是阶段性工作。贫和富是一对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矛盾,人类文明程度再高,贫困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扶贫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二)改革现行扶贫模式,实现产业化扶贫。前面已经谈到,现行的扶贫模式并不能解决贫困中的实际问题。这种方式有悖于扶贫的初衷。改革是必然。如何改?我以为,既然是扶贫,我们的工作就应该锁定贫困现象和贫困人口。扶贫好比一根轴承,只有同贫困的齿轮啮合,才能有效运转。扶贫工作管不到贫困户,管不到贫困人口,管不到贫困现象,扶贫就等于找不到战场,丢失了目标,扶贫就失去意义。我认为,以产业扶贫的方式,把千千万万的贫困人口联结起来,通过产业开发,达到使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目的。具体做法是:1、明确扶贫对象,登记备案。2、以村为单位,成为扶贫产业开发协会,所有的贫困人口申请入会。产生协会领导班子,负责项目的设施。民主推选开发项目,报上级扶贫。3、开发项目以股份制的形式,吸收所有贫困人口为股东,他们是扶贫产业的主人。扶贫部门以项目资金入股,代表政府掌握控股权。贫困人口以土地、资源、劳动力等形式入股。盈利后,扶贫部门享受的利润,部分或全部用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4、所有股东都有监督的权力和义务。这种扶贫模式的意义在于:一是为贫困人口解决了固定的收来源。二是扶贫与开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结合,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三是为扶贫开发培养、煅练人才。四是强化了扶贫功能和服务意识,有利于扶贫机构的自身建设。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扶贫产业不同于“八五”期间的扶贫支柱产业。前者以贫困人口为直接扶持对象,以股份制的形式把贫困户联成一个整体,他们是产业的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直接获利。后者是以专业户、大户为直接扶持对象,贫困人口以客体的身份受雇在支柱产业中,简接获利。 (三)改革科技扶贫因循守旧的做法,科技培训面向贫困人口,面向扶贫产业。长期以来,扶贫系统内部所谓的科技扶贫培训办班过多过滥,与真正意义上的科技扶贫相距甚远,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我认为,既然是科技扶贫,培训对象离不开贫困户劳动力,培训内容离不开扶贫产业。同时,根据扶贫产业发展的需要,实行有偿培训与义务培训相结合。根据各地的优势产业,建立培训基地,最大限度发挥科技扶贫项目的辐射作用。 (四)建立社会扶贫的长效机制,将社会扶贫纳入规范化管理。社会扶贫包括“救济性”扶贫和“开发性”扶贫。只要是“开发性”扶贫活动,应归属扶贫部门管辖。它主要是指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个人通过募集资金、物资和技术支援,帮助贫困人口发展生产。这项工作主要在政府的倡导下自发进行,没有具体的要求。虽不乏动真情、办实事的典型,但多数是走过场,流于形式。扶贫效果实在不敢苟同。社会扶贫对于扶贫机构而言,并没有发挥组织、管理、协调的作用。社会扶贫所筹集的资金、物资缺乏统筹安排,不仅没有起到扶贫应有的效果,而且往往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当务之急是,扶贫机构如何承担社会扶贫的组织、协调、引导工作。我以为:一是发挥职能优势。在社会扶贫的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为扶贫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二是建立社会扶贫基金。资金来源为一年一度对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实行硬性摊排和个人捐款。由扶贫部门统一管理,用于解决贫困人口就医难、就学难的问题,帮助贫困人口灾后重建和生产、生活自救,解决贫困人口生存、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五)强化扶贫功能,充实扶贫内涵。由于扶贫部门目前处境尴尬,条条无线,块块无权,扶贫工作步履艰难。扶贫队伍人心躁动,见异思迁。有些县的扶贫办,从领导到职工,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实体或第二份职业。这种现象反映了一种不安的心态,一种生存与发展的危机感。扶贫工作的前景、奔头,引起业内人士的担忧。有人戏谑地评价目前的扶贫机构:权力挂“空档”,经济“响叮当”。扶贫工作进入低谷。当前,众望所归的也是扶贫焦点所在的问题是;(1)扶贫机构囊中羞涩,无钱办事;(2)扶贫机构职能弱化。因此,我认为,即使继续采用现行资金“封闭运行”扶持重点村基础设施项目的扶贫模式。扶贫部门也必须从大局出发,加强职能建设,提高扶贫工作的调控能力。建议适时组建自己的施工队伍。2002年重点村财政扶贫资金项目,通过招标组织社会上的施工单位,其弊端初露端倪:(1)增加了扶贫项目管理成本。项目从规划设计。组织施工、检查验收等,每个环节都离不开钱。这些开支一律摊入项目成本。(2)虽然说资金“封闭运转”,但资金流失渠道更隐蔽,施工单位与方方面面的关系更微妙,跟踪、审计、监督的难度更大,其危害性更严重。(3)质量保证期限短。施工单位来自社会,流动大、变化多,施工出现问题,责任难以追究。(4)项目单位与施工单位既分工合作,又争权夺利。鉴于以上原因,我以为扶贫机构组建自己的施工队伍实施“交钥匙工程”。由扶贫部门直接将项目建成后,交项目单位使用,质量责任终身制。采用这种方法,大大增强了扶贫部门的功能,丰富了扶贫工作的内涵,把扶贫工作从纸上谈兵转移到脚踏实地的具体工作上来,实现了扶贫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既节省了项目成本,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又解决了扶贫机构在职业道德上“不作为”、无钱办事的问题。 (六)加强扶贫学术探研究,建立扶贫开发理论体系。扶贫开发二十余年,既有丰富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但是,尚末看到过一份正式公开发行的扶贫理论刊物。说明理论探索还是扶贫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扶贫,从专业划分,它属于社会学科的范畴,涉及会计、统计、金融,教育、企业管理等,是一门边缘学科。这么多年的扶贫实践,理应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理应在大学校园里占的一席之地,理应将扶贫工作列入专业教研的层次,否则,扶贫总是不伦不类被人看作一项即兴活动,是一项具体工作。扶贫必须职业化、专业化。但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社会舆论和我们的扶贫理念,都留下许多耐人寻味的逻辑空白。比如“扶贫重点村”的概念,其外延包含扶贫非重点村。思维定势是非重点村总得想方设法进入重点村。这种提法到底是误区还是玄机,理论上没有澄清和解释。又如,对重点村给予连续5年的扶持,逻辑空白包含四层意思:5年后,重点村的贫困状况完全改变了?有所改变?没有改变?更加严重?只有出现第一种情况,“扶贫重点村”才有设置的必要。如果是出现后三种情况的任何一种,五年后再提“重点村”就会遗笑大方。由此可见加强扶贫理论的研究,特别是理论创新,对于促进扶贫工作的改革,扩大扶贫开发的影响力,进而引起社会的共鸣,增强扶贫开发的信心、责任感、使命感都将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综上所述,改革现行扶贫模式是增强扶贫功能的唯一途径,也只有改革,扶贫工作才能焕发勃勃生机,才能以新形象、新姿态去面对国人。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