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沙漠化速度惊人 耕地面临可持续发展挑战
发布时间:2003-08-1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半月谈消息:
编者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文明发展道路,是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为此,本刊将从本期起推出“奔小康,走文明发展之路”系列报道。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无疑是重要的一环。在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总体趋于恶化、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立足生态农业,重视耕地的科学开发和利用,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系列报道的开篇之作首先聚焦耕地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土壤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随着人们对耕地的高强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我国耕地的土壤结构已经受到严重损害。中国农科院土肥所的调查统计显示,这种损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土壤退化、沙化、酸化和盐渍化速度惊人
我国土地沙漠化的发展速度惊人,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年增1500平方公里,80年代达2100平方公里,90年代末达到3460平方公里,目前总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公里。土壤酸化主要由酸雨引起,我国受酸雨影响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比上世纪80年代增加了一倍多;随着黄淮海平原盐渍土的大面积减少,全国土壤盐渍化面积的扩张基本得到遏制,但内陆(特别是西部地区)盐渍土的面积还在大幅度增加,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构成严重影响。
重金属污染严重
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面积达2000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1/6,因工业“三废”污染的农田近700万公顷,使粮食每年减产100亿公斤。有资料显示,华南地区有的城市有50%的耕地遭受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和石油类的污染;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的城市连片农田受镉、铅、砷、铜、锌等多种重金属污染,致使10%的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
农药污染触目惊心
我国农药总施用量达130余万吨(成药),平均每亩施用接近1公斤,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农药施用后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一般为50%~60%,已经长期停用的“滴滴涕”等农药目前在土壤中的检出率仍然很高。
农业部的研究报告表明,有机磷农药对农牧业产生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在农作物和土壤生态环境中均可测出残留农药,特别是对生长期短的蔬菜、瓜果类食品来说,由于虫害多,施药量大,以及超量使用,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现象日渐加重。值得关注的是,长久以来,农药用药水平是造成食物链及土壤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许多低浓度有毒污染物的影响是慢性的和长期的,有的可能长达数十年乃至数百年。
化肥污染令人震惊
上世纪90年代,全世界氮肥使用量为8000万吨(纯氮),其中我国用量达1726万吨(纯氮),占世界总用量的21.6%。我国耕地平均施用化肥氮量为224.8公斤/公顷,其中有17个省的平均施用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上限225公斤/公顷。据31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目前蔬菜、瓜果地里,单季作物化肥用量通常很高。
固体废弃物污染影响深远
秸秆、塑料、固体生活垃圾、干性有机肥等处置不当,均可对土壤造成污染,目前危害最大的要数废弃塑料。
农田塑料主要来源于农用塑料薄膜残余物和农村生活垃圾。被称为“农田革命”的农用塑料薄膜的大力推广,明显地提高了土地生产力和农产品产量,为我国农业上台阶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由于塑料残余物主要成分是聚烯烃类化合物,自然条件下可在土壤中残存数十年甚至数百年而不被降解,这些废膜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土壤的通透性等,影响土壤水分、养分运移,阻碍作物根系生长和水分的吸收。同时,塑料农膜生产过程中添加的增塑剂(如酚酸酯类)对农作物特别是蔬菜有一定的毒性,并导致作物减产。此外,残留的农膜对农事操作也有一定影响。随着农村地区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残余物引起的污染将更加突出。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使用国,塑料包装业的年总用量约5000万吨。农用塑料中,近1000万吨地膜用于1亿余亩作物种植面积上,加上农产品保鲜膜、营养钵用塑料等共有2000万吨以上。根据目前的回收状况,每年约有1000万吨的塑料残余物遗留在农村地区,农田塑料膜年残留量在3公斤/亩左右。尽管有些农民在耕作时会进行适当清理,但仍然连年累积增加。农业部组织的地膜残留调查表明,京、津、沪、哈尔滨等大城市郊区每公顷土壤中残留高达90公斤~135公斤。
给耕地造成上述污染的根本原因何在?
首先,在集约化种植蔬菜、水果、花卉的地区,化肥、农药常常过量施用,同时频繁灌水或排水,造成大量硝态氮、农药等物质随水流失,形成面源污染。根据估算,我国占作物总播种面积20%的集约化作物生产中,每年由于氮肥的不合理使用损失的氮可达近300万吨,占我国氮化肥总用量的13.6%。可以说,目前集约化方式种植蔬菜、水果、花卉等作物的地区是我国农田氮化肥流失最大的漏斗。据估算,太湖、巢湖、滇池等几个污染较为严重的湖泊中,农田氮素流失对水体氮污染的“贡献率”可达20%以上。
其次,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的畜禽粪便没有很好地处理和利用,随意排放,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严重。这些被污染的水用来灌溉时,土壤的污染进一步加剧。目前,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接近20亿吨,是同期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7倍。1997年对太湖地区畜禽粪尿流入水体的污染物等标排放量评价结果显示,磷含量对水质的影响最大,占86.4%;氮含量对水质的影响次之,占12.3%。统计显示,养猪业对水质的污染居首位,尤其是猪所排泄的尿粪,其次是家禽。
此外,农田轮作类型、灌溉方式和栽培管理措施对耕地土壤结构的破坏也有密切关系。(梅旭荣 徐明岗 杨正礼 冀宏杰 )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