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21世纪中国农业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03-08-1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摘 要: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细化直接推动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21世纪又是一个人类社会发展转折时期,知识经济将逐步代替传统经济的主体地位成为时代的潮流。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解决好农业问题是关系到社会长期稳定和新的全球环境下保障我国产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头等大事。
经济全球化是科学技术和社会分工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关系,它和人类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一样,也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一方面,迅速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与各个国家和地区有限资源和市场产生着越来越大的的矛盾,从而要求突破民族国家疆界形成的限制,以能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各种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共享更加广阔的世界市场,为社会生产力顺利地向前发展创造更大的、必要的空间和余地;另一方面,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还推动了国际分工不断地扩大与深化,把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逐步吸纳到世界范围的分工与协作体系中来,形成了一个镶嵌精细而严密的世界经济的统一整体。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在短期内改变贫困地区原有落后的经济现状;尤其是对旧的思想观念与体制的改造更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只追求生产力的发展给局部地区带来繁荣而不考虑其负面影响,使大批人口无业可就,就构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我国是一个占人口总数80%以上农民的农业大国,7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的自给率特别高,70%以上的农产品由农民自己消费,农产品的商品率不到30%。中国加入WTO后,国外大量价廉物美的农产品将会更多地进入我国市场,进一步冲击农业生产,农产品的价格上涨的空间更小了,市场调节农业的功能还会趋弱。能否正确地解决21世纪中国农业问题,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体规划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我们在发展"知识经济"的过程中,除了发展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减轻就业的压力和知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这样才能使我国经济保持健康、持续的快速发展,这对我国这样农业人口占绝对比重的人口大国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及其特点
近几十年来,以计算机网络等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兴起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我国人口众多,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这在高新技术领域为发达国家开拓了广阔的市场。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主要依靠初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或服务与少数发达国家进行贸易活动,这种不平等的格局极大地损害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国,一方面源于发达国家强大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急于进行改革与调整以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愿望。发展中国家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初级产品,广阔而富饶的土地是这些国家发展农业产业的基础;产业的细分与升级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农业的良好契机。发展中国家不具备发达国家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良好条件,不可能在工业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优势。发展中国家的土地资源是发展农业产业的基础,如何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走向国际农业产业市场是改变贫穷落后的重要课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就很难实现全球一体化经济新体系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经济全球化客观上要求各国资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如果一国有限的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地利用,而一些国家不仅在新兴产业上而且在传统的农业产业上都占有贸易优势,就不可能存在着长远的经济全球化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惟一的获利就是得到国际市场信息和有限的科技情报;虽然,也享受到了现代人类文明带来的巨大方便,但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发展中国家只有建立市场信息和科技情报体系,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地位。世界各国都已经充分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发展本国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绝好机遇;如何应对好这场无硝烟的战争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的现实问题。许多国家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产物;在发展初期,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占居主导地位,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引导着世界的发展潮流。
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70%的人口以土地为生,可是耕地面积相对人口比例偏小,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上世纪末,受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改变了我国产业结构的格局,第三产业、第四产业的兴起,使一部分农业人口由农村转向城市;同时,东部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乡镇企业象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农作物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中、西部地区有丰富的可种植的土地资源,可是缺乏正确的引导和足够的财力支持,大片土地得不到有效地开发利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渠道不通畅等问题使这些地区大批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或东部沿海的乡村。土地所有权的分散与不稳定性,许多农民缺少环保意识,滥用化肥和农药,结果造成了土地板结、肥力下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自给自足成为生产的第一目标,市场意识薄弱。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教育科技投入不足,工业发展极不充分,如果在各个产业以均等的力量与发达国家竞争,这是极其不利的。农业是占据我国劳动力人口最多的产业;目前,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不高,逐步进行农业科技培训,提升农业产业结构,使农业生产、加工、销售进行必要的分工,减少直接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劳动生产率,这些都是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就业空间的有效办法。我国工业品的生产与销售,尤其是从事信息产业的组装和销售服务的从业人员人数不断增长,这些产品和服务所得的利润相对很低,而且在民族传统工业发展不充分的条件下,很难保障国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从我国农业现状看,我们所投入的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的比例还远远没有达到最大边际效益的产出,特别是农业科技的开始没有得到全面的重视,离农业现代化还有很大的距离。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提高农产品的价格,积极开展绿色产品的开发生产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农业的发展将会带动我国其他产业的发展,加速新兴产业的发展步伐。
三、市场经济与农业现代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为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物品丰富,我国农业必须走市场经济的道路,农业生产必须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松散的小农生产方式将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我国农业经营以家庭为主,农民大多凭经验、习惯和指令进行一年四季农业生产活动,以维持温饱为基本目标;因为初级农产品的价格低,又缺乏加工与销售意识。作为食品加工的原料往往价格极低,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与其他产品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这是造成农民收入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不少落后地区的农民,甚至每年仅有几百元的人均收入,他们生活的空间极其狭小,好像还处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交通十分不便,来一趟离家几公里的集市还不容易,他们凭体力和牲畜进行农事耕作。另外,农业生产缺乏规模效应,土地的人均占有率低,这种小型的生产模式不利于现代化大机器作业和科学管理,也不能使农业生产产生规模效应。更加突出的问题是人才短缺,农业科技水平低下;农民对农业没有正确的认识,对自己的职业信心不足,他们把发财致富寄托在商业活动中,普遍认为干农民种地这一行是最没有出息的。当然,农民产生用其他方法去谋生或改善生活质量并不算什么坏事,关键的问题是不同性质劳动者的种类和数量与社会和现有资源特性有着一定的比例关系;根据我国的经济现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特征,农业产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创造一个良好外部环境,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是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保障;中国加入WTO后,农产品的价格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其中粮食的市场竞争表现更加明显;现在,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已经意识到"中国农业要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实现农业现代化",并在蔬菜种植、水产养殖、绿色栽培等进行了大量的成功地尝试,相信这些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将逐步在全国推广。但是,要转变这种落后的农业现状,首先必须建立土地长期经营模式和科技服务体系,减少农业人口,树立市场意识;其次,增加适当的财政投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第三,迅速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保障服务制度,使一部分剩余的劳动力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四、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土地相对稀缺,地租就应该相应提高。在我国,农业用地是属于集体的,因此地租应当成为农业的收入并继续用于改善土地质量,扩大对耕地等的投资。但是,我国没有明确地征收地租,农民收入中也没有这一项。其结果是农产品的价格相对较低,当然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产品价格较低的另一个原因是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生产粮食的相对劣势没有充分暴露出来。如果国内农产品价格上升到均衡价格,将会有大量的粮食进口,这将迫使我国农业劳动力更迅速地转移到其他地区或其他部门,或者发展花卉、药材、蔬菜等劳动密集型农业。这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利条件,也会引起产业结构的大幅度变动,我们必须做充分的准备,组织农业受业培训,城市就业开拓,拓展市场规模。中国农业生产的回报率极低,需要国家的财政扶植和优惠的政策鼓励;2001年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费改税后,农民负担减少20%以上。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靠政策推动的空间越来越少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民收入必须靠市场来调节。
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力度进行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本地区的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外资,引导农业生产走上规模化、专业化的轨道,使小块土地耕作和多元化经营的农业转变为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专业农户;这就要求在农村实现农业以外的二、三产业发展,加速城市、城镇化进程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收海外带进的品种、技术、资金,租用土地,雇佣劳动力,创办专业化规模的农场。现在,福建、广东、海南的许多农场,投资者大多数原来就是台湾的农民。
农村市场化的各项措施,包括流通体制的完善、农产品运输系统的改善、国际市场的开拓、各种农业要素市场的建立,又将会促进农业走向专业化与规模化。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中国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还很遥远,尽快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收集、分析、利用农业市场信息也是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五、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方向
中国农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所面临的国际市场环境,挑战是首要的,而机遇是要创造的。我国农产品在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方面都不具有优势;不断开发特色产品,集中分散的农业生产格局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趋势。导致我国农产品缺乏竞争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从源头入手,采取相应的对策:(1)降低农产品劳动中活劳动力的成本,减少农业劳动力人口;(2)结束我国农业负保护政策;(3)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如以公共品或准公共品形式增加国家对农业科学研究的投入,促进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农民培训,推广农业生产和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保护基本农田等;(4)积极调整农业的生产结构,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是农业就业非农化;(5)农业信息服务业对促进中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产生重要的影响,农业信息服务业作为现代化农业的分支产业在未来受到普遍的重视。
农民将逐步改变传统的农忙与农闲的观念,从农业向工商服务业渗透,他们像产业工人一样,注重时间与效率的科学分配,许多农民掌握多种职业技能;农业的发展与收入的增加带动了农民消费能力的提高,中国农村将成为重要的不可忽略的全球产业市场。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