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安全吃菌知多少

    安全吃菌知多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强雨天气,食用菌生产如何安全应对?

    强雨天气,食用菌生产如何安全应对?

    透过2023年度业绩报告看食用菌上市公司未来发展

    透过2023年度业绩报告看食用菌上市公司...

    气温飙升!这些菌菇品种轻松战高温

    气温飙升!这些菌菇品种轻松战高温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设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胜利闭幕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

    棉业亟待建立预警机制

    发布时间:2003-09-2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时值新棉收购季节,棉花产业界人士呼吁:建立棉花预警机制,特别是科学准确的产前预测信息系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棉花产业“周年波动”现象,保证我国棉业的持续发展与竞争力的增强。 我国是棉花生产、纺织工业、纺织服装消费和出口创汇大国,这“四大国”地位决定了棉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决定了其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正常年份,我国每向国际市场抛售1万吨皮棉,国际市场棉价将下降1美分/磅;相反,每从国际市场进口1万吨皮棉,国际棉价就可能上涨1美分。 与我国棉业地位不相称的是我国棉业市场化程度低,生产“周年波动”,产业的外向依附程度高。据统计,我国棉花种植面积比上一年增减1000万亩、产量比上一年增减100万吨的概率为50%。从1998年国家放开棉花市场以来的情况看,棉花种植面积、产量以及价格每年的波动幅度均很大,且波动周期越来越短。棉价上涨,棉农收益固然增加,但纺织企业会转向国际市场寻求原料,大量进口棉花又会促使国际市场棉价上涨,导致纺织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不利于纺织品出口;同时,价格的上涨会刺激棉农盲目扩大种植面积,为来年棉花市场运行埋下隐患。专家分析,这种不良的产业现象最终损害的将是棉花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而影响我国棉纺工业的良性发展及棉制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9月份已进入新的棉花年度,目前关于今年我国棉花产量、新棉价格及市场供求状况的信息很多,但企业普遍反映不知相信何种预测和观点。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喻树迅认为,我国亟待建立棉花预警机制,但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较长的过程。 来自多方面的资料显示,棉花预警机制的建立至少包括树立国家预警安全观念,建立国家预警应急机制,制定重大、区域棉花问题应急管理条例,加强国家棉花产业安全的科学研究等几个方面。 一是树立国家预警安全观念。国家应大力宣传棉花预警机制的内涵、特点、迫切性以及未来20年棉花预警对国家安全发展的趋势,开展警示教育,将当前与今后棉花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与严重性告诉公众,让全社会对这一问题有明确的认识。 二是建立国家预警应急机制。要研究制定棉花安全的预警机制,研究发生棉花安全危害的各种可能性,做到事先介入、事先建立;制定棉花安全问题的处理机制,当问题发生后,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反应,将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降至最低;有效对各种资源进行管理和使用,做出不同级别的预防措施;建立跨部门的、专门的对重大、区域环境问题应急调查和预警指挥系统。 三是制定重大、区域棉花问题应急管理条例。对重大的、区域性的、突发性的棉花问题的预防和处理也要有法律武器,应制定《棉花安全预警应急管理条例》,就应急准备、应急对策与控制、应急机构、应急资金和物质保证等问题做出规定。 四是加强国家棉花安全的科学研究。要重视与加强国家棉花安全软、硬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强软科学的研究和基础研究,如发展国家棉花安全预警机制的研究、重大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预测、棉花问题与社会稳定的关系等。 就当前业内最关注的“周年波动”现象造成产业损害的问题,迫切需要的是建立科学准确的产前信息预测系统,让棉花种植趋于理性,保持年产量的相对稳定,市场供需的相对平衡,形成良性的棉花产业发展态势。 专家们认为,科学、准确、及时的产前预测,首先可以帮助棉区地方政府及棉农解答农业结构调整中,有关棉花种植面积、收购指导价格等现实问题;其次,可以使棉花购销企业在新棉花年度到来之前,提前对市场进行判断,对是否参与收购加工,规模多大等进行决策;第三,可以指导用棉企业对棉价走向、市场供求以及购棉时机等进行判断,从而有效抵御由于棉价波动而形成的经营风险;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可以为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棉业管理、宏观调控及引导棉业的市场化进程和稳步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当前,全球作物生产已从过去以产中科学化为主,向产前信息化、产后市场化和质量标准化的研究、开发和服务转变。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的统计信息化、预测决策的信息化,一些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也在积极开发棉花生产、市场信息服务,并获得了可观的效益。全国优质棉科技产业化服务项目组的专家们认为,建立棉花预警机制的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全国棉花数据的科学采集和分析系统,有效地进行产前预测,具体环节如下:一是政府、协会、各主产棉区合力建设全面的信息数据库。二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方便各级政府间的互联互通,使政府在棉花的生产和流通贸易方面起到政策引导的作用;方便企业间的协作,建立和加强行业和产业链的联动机制,同时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向农户提供有关技术、生产、市场等各方面的信息。三是建立顺畅的多形式信息发布渠道,如定期在专业网站、新闻媒体和内部刊物上进行发布。 ●背景资料一 与棉花产业有关的数据 据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已有四套与棉花产业有关的数据,各有特色,不可替代。 第一套是国家统计局数据,具有全国性、总体性特征,是国家的法定数据,是国家棉花的权威性数据,是一切数字的基础,是国家管理和依法治国的基础。 第二套是农业部数据,是一种部门数字,具有部门特征,对农业生产管理决策具有基础作用,但不是全部数据。以上两套数据是基于对已发生事件结果的记录,而不是过程的记录,是基础数据。 第三套是全国供销社数据,是一种商业数据,在过去它能反映全国的棉花商品资源,是国家确定棉花价格、安排收购资金以及流通补贴的主要依据。随着棉花流通领域的改革及棉麻公司与供销社体制分离,这套数据的功能已经消失。于是,2002年6月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推出中国棉花价格指数,数据收集了全国100多个纱厂棉花的到厂价格,计算算术平均值,以此反映中国棉花的价格变动信息。目前数据取得的范围还较窄,但其在国家管理和决策棉花资源中发挥的作用更为有效,更为直接。 第四套是国家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科技服务项目组形成的数据。这是在农业部、国家改革和发展委员会的资助下,从1998年开始建立的科技机构数据资源,是棉花科学技术工作者从一线采集的数据源,具有实时性和真实性的特征,结合涉棉相关数据,通过科学决策对未来棉花生产和棉花生长状况做出评估、预测和指导,以此为棉花产前信息化服务。这套数据资源已经基本形成,并逐步受到国家、行业和专家的重视。 ●背景资料二 棉花产业的重要地位 我国是棉花生产大国、纺织工业大国、纺织服装消费和出口创汇大国,这决定了棉花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决定了我国棉业在国际上的举足轻重地位。 棉花是我国一种非常重要的大田经济作物,生产覆盖2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新疆、河南、江苏、湖北等7个省区以棉花为主要经济作物,其面积占全国的70%,总产占全国的80%。在我国,棉花的商品率高达95%以上,在大田作物中是最高的。我国常年棉花播种面积,一般只占作物播种面积的3%-4%,而产值却占整个种植业的7%-10%。棉花生产现金投入能获得较高的回报,一般比粮食作物高0.5-1倍。 棉花的产业关联度强,副产品多,综合利用增值潜力大。除生产外,棉花种植还直接影响到原棉加工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贸易等各个环节。在综合利用上,棉花仅次于石油,能提取100多种化合物,可生产1200多种化学物。我国棉区覆盖3亿多农民,其中1亿多农民的收入60%来源于棉花。全国100多个优质商品棉基地大县,其财政收入的60%来自棉花。同时,棉花生产投入大,风险大,农民期望最大限度地减低投入,争取多收入。 从国际地位上看,一、我国是棉花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的资料,1995年至2000年,中国平均植棉面积460万公顷,占全世界的13%-14%,仅次于美国和印度。二、我国是棉花总产量最多和单位产量最高的国家。1995年至2000年,全世界平均棉花单产574千克/公顷,中国为920千克/公顷,比世界单产高60%。三、我国是原棉消费量最多的国家。1995年至2000年,全世界平均棉花消费量为1934.6万吨,中国456万吨,占全世界的24%。四、我国是棉花库存量最大的国家。1995年至2000年,全世界平均棉花库存量为909万吨,中国367万吨,占全世界的45%。五、我国还是全球原棉加工厂最多的国家,棉纺机械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位,棉纱和棉布产量也是世界最高的。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