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设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胜利闭幕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

    第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利辛)羊肚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胜利闭幕

    第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

    2024年全国两会聚焦食用菌行业声音

    2024年全国两会聚焦食用菌行业声音

    第 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利辛)羊肚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第 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

    2024首届南方珍稀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2024首届南方珍稀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设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

    农产品价格趋势及对股市的影响

    发布时间:2003-11-0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是近6年来首次全面上扬。这将对我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产生重大影响,因为食品在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中所占权重比较大。   一方面,对于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变化趋势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严防农产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通胀风险。同时,农产品价格变化将进一步影响相应上市公司业绩变化。   一、我国未来农产品价格运行趋势分析   (一)中国农产品价格变化情况分析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是近6年来首次全面上扬。9月,食品类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3.2%。其中,粮食价格上涨0.7%,鲜菜价格上涨12%,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5.1%,油脂价格上涨7.7%,水产品价格上涨1.9%,鲜蛋价格上涨1.1%。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粮食价格的走势。全国各地粮食不同程度地全面涨价。与8月相比,2003年9月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小麦、稻谷、玉米三种粮食平均收购价格上升0.59%,三种粮食农村集市价格上升0.94%,全国粮食批发价格上升1.43%。   1、小麦价格继续上涨   9月份,主产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小麦平均收购价格每50公斤为51.75元,农村集市价格每50公斤为51.85元,全国粮食批发市场中等白小麦月平均成交价格每吨为1097元,分别比上月上升0.16%、0.58%和0.64%。   2、稻米价格小幅上升      9月份,主产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早、晚籼稻等平均收购价格每50公斤分别为49.82元、51.49元,与上月相比,早、晚籼稻价格分别上升1.94%和1.9%。   3、玉米价格依然上涨   9月份,主产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玉米混等平均收购价格、集市价格、全国粮食批发市场中等玉米月平均成交价格与上月相比分别上升1.6%、0.66%和3.06%。   4、大豆进口价格明显上涨   9月份,全国粮食批发市场中等大豆月平均成交价格每吨为2616元,比上月上升0.38%。   5、大中城市成品粮零售价格上涨   受国内市场粮食消费增加影响,9月份,36个大中城市集市成品粮零售价格小幅上涨。与上月相比,早籼米、晚籼米、粳米和标准粉价格分别上升0.97%、3.64%、0.9%和1.0%。   6、棉价疯狂上涨   今年8月份,棉花价格还在12000元/吨左右,9月底,已涨至13900元/吨,10月8日一开市,棉价就一举上浮1000多元,冲高到15200元/吨以上。国庆节后棉花电子撮合交易连续3天"涨停板",达到国家规定的上限自律价。 10月17日撮合价突破18000元/吨大关,达到18094元/吨,高出同期国际价格1000多元,23日更是冲到顶峰18300元/吨;现货市场还要比这个价格高,一度逼近19000元/吨。短短10天里,棉花价格疯涨了近5000元。   (二)国际农产品价格变化趋势预测   1、由上年生产减少和消费增长,全球主要农产品库存下降,导致2003年上半年国际市场大部分农产品价格高于上年同期,从而拉动国内市场价格回升。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美国农业部的分析报告:谷物,2002年全球总产量比上年减少3.2%,为近5年来最低,年末库存比上年同期下降19%,库存消费比下降6个百分点;棉花,2002/2003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为1920万吨,减少 11%,而总消费增长4.4%,期末库存跌至1994/1995年度以来最低水平;植物油,2002/2003年度,全球产量将达到9328万吨,同比增长4.4%,而消费量将达到9399万吨,同比增长6.1%,期末库存662万吨,同比下降 21%。在此种形势下,上半年国际市场粮食现货价格普遍高于去年同期,棉花价格大幅度上升,植物油总体价格水平较高。   2、根据国际经合组织发表的《2003年-2008年农业展望》报告预测,今后5年世界农产品价格将上升。   报告认为,在北美和澳大利亚连续两年遭受旱灾之后,今年世界小麦、谷物及油料产量将上升,价格将明显下降。但是,世界对农产品的需求从2004年起上升,家畜饲料所需的谷物和油料作物增加将是推动农产品需求上扬的主要因素。经合组织之外的经济发展迅速国家的食品结构将发生变化,肉类和奶制品需求明显上升。尽管人们预计大部分农产品价格将在今后几年内呈上升趋势,但是,由于2003年至2008年农业劳动生产率将继续提高,小麦和谷物产量将上升约15%,蔬菜和畜产品供应量将增加,农产品价格升幅有限。   3、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目前在发展中国家有7.92亿人、在发达国家有3400万人长期挨饿。更不可忽视的是,有关分析报告指出,还存在着影响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多种因素。   (三)农产品价格变化的国内因素分析   1、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第一、1998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一直在下降。   1998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在下降,由当时的5.12亿吨下降到2002年的4.57亿吨;粮食种植面积下降,从1998年的11378.7万公顷下降到2002年的10390万公顷;粮食人均占有量下降,由1996年的每年414公斤下降到2002年的357公斤。据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有关专家估计,今年粮食很可能小幅度减产,在4500亿公斤左右,而粮食产需缺口将进一步拉大。   第二、社会库存满足了3年粮食产不足需带来的现实需求,但是社会存粮的潜力已经挖掘得比较充分。   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当前粮食产需情况分析,国家粮食库存(包括周转库存)大体保持在2500亿斤左右较为合适。2002年3月末,国家粮食总库存达到5300亿斤(贸易粮)的历史最高水平,比1996年3月末增加3000多亿斤。   社会库存满足了3年粮食产不足需带来的现实需求,但是社会存粮的潜力已经挖掘得比较充分。现在城市居民基本不存粮,农村过去存粮很多,现在存粮每年都在减少。整个社会存粮都在压缩,从今年开始,这个缺口肯定是靠国家库存来补。据统计,我国粮食库存下降比较快,全国一年减少300亿公斤库存。2000年、2001年两年主要动用的是社会库存,2002年国库存粮开始减少。   第三、粮食需求增长虽然比较缓慢,但增速较为稳定。   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大致在9600-9800亿斤之间。在过去十余年,全国粮食总消费一直缓慢增长。随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人均口粮消费呈小幅度稳步下降的趋势。1986年-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粮食由94.7公斤下降至79.7公斤;农村居民由256.19公斤下降至237.98公斤。2001年我国粮食消费量约48450万吨(9690亿斤),只比上年增加740万吨,增长1.53%。因此,从总体上看,粮食消费需求呈缓慢增长的趋势。   第四、如果明年继续减产,粮食产需缺口继续扩大,有可能出现局部的粮食供求偏紧的局面,粮食供求关系会由供过于求转向供求基本平衡。   据统计,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三年徘徊在9100亿斤左右,这几年全国粮食当年产需缺口在500-700亿斤之间。考虑到目前国家库存和农民存粮的情况,即使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在近中期内我国也不会出现全局性的粮食短缺。近年来,虽然粮食播种面积下降,但由于生产条件改善,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受到损害,已达到1万亿斤左右的水平。   2、由于棉花连续两年减产,目前棉花需求缺口高达210万吨。   原本8月预测全国棉花产量可达到600万吨,但受天气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实际产量只与去年持平,甚至少于500万吨。另外,国内对棉花的需求继续扩大。有轧花厂12000家以上,国内棉纺企业对棉花原料的需求则达到700万吨。在需求与供给之间,大至存在210万吨的缺口。由于新的棉花进口配额还没有下放(即使下放,也只有89万吨),远远不能填补缺口。自2001年来一直大量抛售储备棉,目前储备数量已很少,难以平抑价格。新的配额无疑将解燃眉之急,但似乎不是长远之策。   二、农产品价格上涨对CPI的影响程度测算   (一)我国农产品价格对CPI的影响程度测算   1、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食品、衣着、家庭日用品等基本生活类物品占有较高的权重。   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而居民消费物价却在低位运行。因此,在分析物价下降成因时,有专家提出,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食品、衣着、家庭日用品等基本生活类物品占有较高的权重,而这部分商品由于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近几年价格下跌较多,从而带动物价水平整体向下。   针对这个问题,有关专家指出,权数是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一个重要指标,多根据上一年居民家庭实际消费构成计算而成的。按照国际通行方法,权数一般5年不变。考虑到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居民消费行为、结构、内容及水平变化较大,我国每一年都对权数进行部分调整,受季节影响较大的鲜菜、鲜果的品种权数,则每月计算一次。经过近几年的调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食品和消费品类商品的权数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服务类项目的权数则明显上升,权数构成与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比例基本吻合,且日趋合理。   2、农产品价格对CPI的影响程度测算   据我们初步测算,食品消费价格、居住价格上涨、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等对CPI上涨的贡献率较大,其中食品消费价格上涨对CPI上涨的贡献率最大。2003年前三季度,食品消费价格对CPI上涨的贡献率平均为138.82%,其中1月、2月、3月、4月、5月、9月等6个月食品消费价格对国内CPI上涨的贡献率均超过了100%(具体情况请查阅表2)。   (二)未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趋势预测   1、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会大幅度上涨   (1)供求矛盾有所缓解,但供大于求的社会总格局依然没有改变。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呈短缺经济状态。但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中的买方市场格局越来越明显。据抽样调查,1997年底613种样本中供过于求的还只占31.8%,供求基本平衡的占66.6%,供小于求的占1.6%。到1998年6月,这613种样本已是全部供大于求。2003年下半年600种主要商品供求中基本平衡的商品127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21.2%,与上半年相比增加了6.7个百分点;供过于求的商品473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78.8%,与上半年相比减少了6.7个百分点;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商品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尖锐矛盾将有所缓解。   如果说商品市场统计数据的分析带有一定程度的表象性质的话,那么在宏观经济中通过对社会储蓄存款总额和社会总投资的关系来判定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关系具有更大的合理性。因为在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模型中,宏观经济平衡与否实际上就是看总储蓄与总投资是否平衡。从1989年到1994年,我国的总储蓄和总投资的差额(储蓄缺口)一直维持在3000亿元左右。从1995年开始,总储蓄逐渐大于总投资,并且存贷差不断扩大,到2002年底已经达到43585亿元。巨额储蓄存款反映了我国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折射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即供给与需求在结构上失衡。   (2) 进口关税下降,对物价运行有明显的向下压力。   为履行世贸承诺,2002年我国进口关税水平由15%降到12%,平均下降3个百分点,由于今年关税降低的品种大都是核心的品种,且核心品种降低的关税幅度较大,因此对国内物价下降的压力较大。特别是农产品、汽车的进口,由于原来这些产品的国际价格就明显低于国内,国内外价格相差较大,关税降低后这类产品将直接对国内价格产生巨大的向下压力,进而导致物价的进一步下降。   (3)2003年以来,食品价格对CPI上涨的贡献率超过了100%,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居民消费价格结构性矛盾还是比较突出的。   实际上,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这四大类消费品价格一直呈现回落态势,这说明当前居民消费价格的持续上升是缺乏内生性的。   2、农产品价格上涨可能给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带来影响   (1)警惕农产品价格上涨   第一、从长期来看,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着人口、资源等多方面的压力。   自从1999年以来粮食一直减产,每年存在0.25-0.35亿吨缺口,主要是通过国家库存来解决,而每年全世界粮食贸易量为2亿吨,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粮食缺口占全球粮食贸易量的12.5%-17.5%。   第二、从近中期看,即使不出现全局性的粮食短缺,粮市仍存在大起大落的可能。   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其需求对价格变动不敏感。但反过来,粮食价格对需求却敏感。粮食稍微紧缺,价格就会大幅度上升。从近中期看,即使不出现全局性的粮食短缺,粮食市场仍存在大起大落的可能。这主要是基于如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①国家粮食库存应对价格波动的能力并不强。   ②我国粮食的统一市场还未形成,缺粮区和余粮区之间还未形成正常的贸易关系。在粮食供给偏紧的情况下,各种地区贸易壁垒就会重新抬头。   ③农户对市场供求信号的反应迟钝。   ④国有粮食企业的逆向操作会加剧粮食市场波动。国有粮食企业和农户一样,也存在卖跌不卖涨的做法。   第三、近几年来世界粮食的可供应量及其稳定性均有所下降。   1998年、1999年和2000年三年的谷物总产量由19.01亿吨下降到18.87亿吨,再下降到18.54亿吨。但是,1998年、1999年、2000年三个年度的消耗总量却由18.72亿吨增长到19.01亿吨和19.07亿吨。由于产量下降和消耗量增长这两个因素,世界谷物库存量在1999年、2000年分别减少350万吨和1390万吨。   (2)如果农产品价格上涨,将对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产生重大影响,因为食品在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中所占权重比较大。   1994年我国发生的通货膨胀,粮食价格上升起到了重要作用。1994年我国粮食价格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各地方政府纷纷制定了粮食的最高限价,有的地方一度冻结了粮食价格。在稳定粮食价格方面,政府不仅运用了经济手段,而且还使用了一些行政手段。结果,1994年消费品价格上升曾经一度有所回落后又大幅度上升,突破了20%的关口。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期和末期两轮通货膨胀,有两个相同的重要冲击因素,一是石油价格上升,二是粮食价格上涨。   粮食是上游产品,其价格提高后,带动了与粮食有关的一系列产品价格提高。因此,对于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变化趋势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严防农产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通胀风险。   三、农产品价格运行趋势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一)通胀压力增大,利率面临上升压力   价格与货币购买力大小有着密切的联系,物价上涨,货币要贬值,货币购买力会下降;反之,物价下跌,货币升值,货币购买力将会上升。由于货币形成的借贷资金体现着一定量的货币购买力,因而物价升降引起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必然影响借贷双方资金价格的评价。过去十年的经验表明,影响我国利率水平和政策的主要是物价水平。1994年前后的恶性通货膨胀促使政府一再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并付以存款保值贴补。1996年开始的利率下调也是伴随物价水平的逐渐走低进行的,通胀压力加大,必将对人民币利率产生上调压力。   (二)全面审视1996年以来债券市场的牛市思维   1996年以来,在宏观经济总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央行连续进行了8次降息。这些刺激性宏观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货币投放过度、金融机构重新累积不良资产等风险也在产生。央行已经采取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我们预期宏观经济高速发展的势头将继续保持,在这种高速发展背景下央行的货币政策正面临着根本性的转向,趋紧的货币政策应是题中之义。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提醒投资者需全面审视1996年以来的债券投资思维,及时调整债券投资策略,严防投资利率风险。   农产品价格上涨影响相关上市公司   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农业发展问题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农业板块今后的发展有了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从《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可以看出,今后政府将会通过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国家将加大对农业的保护支持,增加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在减轻农民负担上,将逐步降低农业税率,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如此,农产品的种植今后将从税率的逐步减少和市场放开后的价格回归两方面收益。   农副产品今后价格的上涨将给农业板块上市公司业绩的回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最近几年,农业板块上市公司的业绩呈现出整体下滑的态势,其中原因很多,整个宏观经济刚从通货紧缩的阴影中走出,在这一背景下,农产品价格的走低是其业绩下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尽管不是唯一重要的原因。目前,宏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由于投资和消费、产品供求总量和结构的不平衡还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存在,未来一两年物价整体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存在,但产品之间和行业之间价格涨跌的不平衡将存在。基于国内外发展的形势判断,农副产品价格今后将有缓慢的上涨,农业板块中的部分上市公司将会从中受益。   农产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其一,为原料生产企业,主要指种植类上市公司,这些公司以出售农产品为主业,价格的上升当然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在这类上市公司中,因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又有当期影响和后期影响之分。   当期影响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新农开发,该公司以棉花种植为主业,棉花销售收入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85%以上。公司今年种植棉花35.58万亩,尽管前三季度公司的每股收益只有0.06元,但是第四季度正是棉花采收和销售的季节,根据目前的棉花市场价格,已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0%以上,因此2003年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已成定局。   而另外的一些农业上市公司因农产品价格的上升而获益可能并不会体现在2003年度,反而体现在2004年度,比如种子类上市公司,因粮食价格上涨可能会提升农民的种植粮食热情。另外,政府对粮食问题高度关注,强调了粮食安全问题,预计2004年政府将通过各种手段保证粮食的播种面积。受以上两种因素的影响,对种子的需求特别是粮食种子的需求将会逐步旺盛。种子生产企业如亚华种业(000918)、隆平高科(000998)等将是直接的受益者。再比如北大荒(600598),公司以种植和销售大量农作物为主业,但公司获得的收入往往以承包收入的形式来实现。而今年的承包费在年初就已签订,变动的可能性不大。所以2003年公司的收益并不会出现多大的变化。而2004年,公司可能会考虑粮食价格上涨的因素提高承包费从而导致2004年利润的增长。   第二大类是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对这些上市公司而言,其影响的结果相对复杂。   首先是原料的涨价将导致成本上升,这是一个负面的影响。比如新希望,豆粕价格上升必然导致其主营业务成本的大幅上升,当然产成品的价格也会有所上升,仍以新希望为例,公司已提高了其饲料的价格,这就是一个正面的影响。再比如天颐科技生产和销售食用油,尽管目前食用油的价格上升了20%,但其大豆成本上升了30%以上。可见,公司并没有能力将成本的上升完全转嫁给消费者。所以说最终影响农产品加工类上市公司利润的是产成品和原料价格上涨之间的差额。通常而言,大型公司在成本控制和提升销售价格方面更具控制能力。另外,对多元化经营的上市公司来说,无论最终结果是有利还是有害,其对利润的影响都相对较小。   总体而言,农产品价格经历了6年的不断下跌过程,目前处在恢复性上涨的过程中,尽管维持10月以来的农产品价格快速突然的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但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里,农产品价格有望稳步走高,农业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环境也有望逐步走出低迷的格局。从这个角度来说,对所有的农业上市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利好。   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本版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上海证券报 海通证券研究所 李明亮 袁国良 张宗 丁频 韩振国)   文章来源于:上海证券报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