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栾川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食用菌产业发展喜人

    发布时间:2005-04-23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近年来,栾川县委、县政府立足地域优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正确把握“工矿兴县、旅游强县、特产富县”的战略方针,抢抓机遇,把握重点,真抓实干,在探索中求证,在求证中发展,使栾川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栾川是洛阳市的工矿大县、旅游大县。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栾川县委、县政府不断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工业与农业齐头并进,旅游业与基础设施建设相互支撑,各业同步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搭建好县域经济发展骨架,强力培育骨干经济项目,2004年全县投资近10亿元,实施了36个工业项目、20项旅游项目、12个农业产业化项目,累计68项骨干经济项目的实施,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全面步入快车道。

        在工业项目建设上,栾川抓住有色金属价位提升的市场机遇,新上1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500万元以上项目23个,催生出了洛钼集团5000吨/年氧化钼冶炼技改、高性能稀土钨钼功能材料产业化示范工程,露天矿15000吨/日破碎站,宏运公司5000吨/年氟化铝生产线,弘博2500吨/年氧化钼生产线等一大批工业骨干项目,为栾川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已占县域经济半壁江山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呈现出强劲势头。2004年,民营企业的增加值、销售收入、税金分别增长73.4%、63.3%、23.3%,占县域经济的比重达到65%。4家民营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28家民营企业纳税超过百万元。

        独具旅游资源优势的栾川县,青山绿水、奇山峡谷、飞瀑流泉、幽林秀竹,构筑了一幅幅永恒的水墨画。为把旅游资源转化为财富,近年来,栾川县探索出了一条自己成功的路,那就是目前被专家所肯定而又享誉中原的“栾川模式”。

        为把旅游做强、做大、做精、做细、做活,栾川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结合栾川实际,适时调整了“打造中原旅游、园林、生态城市”的定位,确定了“城即景,景即城”的发展思路。同时,把旅游业发展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明确提出“旅游强县”战略,建立了“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旅游开发互动机制。经过5年的精心打造,目前,栾川已形成道教圣地——老君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龙峪湾、北国第一洞——鸡冠洞、北国小江南——重渡沟、中原第一泉——九龙山温泉、中原唯一滑雪基地——伏牛山滑雪度假区等豫西生态休闲旅游精品景区群。

        从2001年开始,栾川县以周边600里为半径,在全省40多个城市进行旅游促销活动,先后掀起“六月风”、“七月潮”旅游宣传推介热潮,并成功举办了“中原滑雪节”、“伏牛山红叶节”等大型旅游促销活动,使栾川在全国形成了强大的旅游促销攻势。4年时间,栾川旅游叫响中原,闻名全国,旅游已成为金字招牌被世人所瞩目。

        与此同时,栾川县委、县政府凭借旅游热的东风,适时推出旅游拉动战略,大力开发第三产业,目前,栾川已拥有星级饭店28家、家庭宾馆506家,日接待能力1.7万人,开发高附加值旅游产品80多种。2004年栾川接待游客249万人次,与2000年相比翻了三番;旅游收入6.45亿元,是2000年的13倍,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0年的2%提高到23.9%,全县5万农民依靠旅游业摆脱贫困走上富路。同时,依托旅游招商引资9.8亿元,为栾川经济发展增添了后劲儿。

        如果说,工业发展挺直了栾川县域经济的脊梁,旅游兴起做精了栾川对外的名片,那么,农业发展才真正是农民脱贫致富、全面步入小康的基石。近年来,栾川县委、县政府针对农民“肚饱钱包瘪”的现象,大力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打破传统的种植模式,药菌兼收、林果并举,抓流通,促生产,制定政策,倾注资金,全力支持农业发展。2004年用于支农资金5400万元,使非农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88%,一批农业产业化基地初具规模,中药材种植面积20万亩,袋料食用菌780万袋,农业标准化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白土无核柿子取得原产地域保护认证,陶湾的百合、白土无核柿子,三川鲜玉米、土豆被评为全省无公害产品。

        劳务输出是栾川农村经济发展又一个新的亮点,近年来,劳务输出已成为栾川农民现金收入的主渠道,年劳务输出7.5万人次,年创收入4亿多元。目前,栾川已形成以出国船员为主的海外劳务基地,以保安为主的京津基地,以矿产开发、建筑为主的西部基地,以制衣、制鞋为主的东南基地,以电子装配为主的华东基地,以餐饮服务为主的郑州基地。

        栾川在经济腾飞的同时,社会各项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提前两年全部完成,代表洛阳市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狮子庙、大清沟、赤土店3个乡镇3个村的249户群众完成了整体移民搬迁,被省政府确定为移民搬迁试点县,37个行政村173.2公里的“村村通砼路”工程全部完成。

        在打造全国旅游县城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县财政投资2.6亿元,对城市道路、桥梁、绿化、电力设施、学校、居住小区等16项重点工程进行高质量建设,使县城的城市功能大大增强。

        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县委、县政府确立了打造“平安栾川”的指导方针,深入开展严打和专项治理斗争,建立起了网格化社会治安巡防体系,各类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

        栾川县委、县政府求真务实的作风,促使了栾川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2004年,GDP达27亿元,人均突破1000美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完成1.48亿元,分别比2000年翻了一番。15个乡镇财政收入首次全部突破百万元,2个乡镇突破千万元大关。在2004年度洛阳市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利润、税收前30名企业中,栾川分别有13家、11家、3家企业位居其中。

        栾川,昔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贫困小县,如今一跃发展成为中原闻名遐迩的工矿大县、旅游名县,其成绩来源于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来源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决策,来源于全县上下同心协力、真抓实干的务实精神。曾拥有全国卫生县城、文明县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最佳人居环境等50多张耀眼名片的栾川,已在迅速崛起,已在大踏步向富裕和文明走来。我们相信,栾川只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工矿兴县、旅游强县、特产富县”的战略,便会打造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栾川是方热土,栾川人民热诚欢迎八方宾朋旅游栾川、投资栾川、发展栾川!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