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龙头当空舞 富民又强县

    发布时间:2005-04-27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云南省永胜县以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调查

      4月26日电(记者 屈明光)偏居一隅的云南省永胜县,虽然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但是近年来他们立足县情,准确定位,充分发挥科技"杠杆"作用,在带领农民致富、加速县域经济发展中走出了一条切合实际而又卓有成效的路子。

         永胜县地处云南西北部,全县拥有385741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1.41%。"九五"以前,这个县的农业科技工作求大求全,把十分有限的科技资源分散使用于方方面面,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没有发挥应有的支撑作用,致使农民增收十分困难,农业效益低,始终没有走出封闭式、低层次发展的恶性格局。近年来,他们积极探索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点,从思路上实现了由"愚公移山式"向"杠杆拨动式"转变,把有限的科技资源集中用于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走上了"依靠科技进步,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开发特色优势资源"的道路,并实现了农村"小生产"与国际国内"大市场"的对接。短短几年,就拉动了整个农村经济从多年的徘徊中跃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杠杆"拨动"龙头"舞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永胜县认识到自身的农业基础条件薄弱,立体农业、资源的县情决定了短时间内要实现农业经济快速跨越,仅靠某项产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必须进行特色农业的全面开发,实行多种经营,多角度支撑,"捆绑式"发展。近年来,他们依托省科技厅的扶持,积极组织实施了三川火腿产品开发、薯蓣规范化种植研究及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重要濒危药材岩白菜引种驯化研究、特优野生食用菌气调保鲜出口系列产品产业化开发、优良商品仔猪繁育及养殖技术开发、黑山羊品种繁育及养殖示范等10项科技计划项目,总投入512万元,每一个项目都扶持一家龙头企业和一个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使全县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产品优势、规模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农业产业群,有效地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一些龙头企业在科技杠杆的拨动下,呈现出惊人的发展速度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农民致富和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三川火腿公司1999年的火腿生产能力才120吨,经过科技开发,去年达到3000吨,实际生产火腿1506吨,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并带动2万多户农户、9万多人增收近3000万元,其中一些腌制大户年利润均在10万元以上;映华集团通过实施薯蓣规范化种植研究及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完成了125亩薯蓣示范基地建设,开发出皂素、双烯、黄体酮、沃氏氧化物等多种高科技产品,去年销售收入达5523万元,目前已在全省带动2万多农户种植薯蓣7万亩,使农民增收400多万元;永胜皂素厂从2002年实施"重要濒危药材岩白菜引种驯化研究"项目以来,使这一濒于灭绝的珍稀药材获得成功抢救,完成了对国内现有6个品种的采集、引种驯化和种苗繁育,建设种植基地402亩,去年实现销售收入870万元,并带动农民增收95万多元;永胜雷特公司通过实施"特优野生食用菌气调保鲜出口系列产品产业化开发"项目,大大提高了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产品远销香港、日本、法国、意大利,去年实现销售收入4838万元,带动农民增收2600万元。

         农民走上致富路

         永胜县的农村龙头企业在崛起和发展中各辟蹊径,创造出"公司+大户+农户+基地"、"公司+协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农业产业化开发模式,带动和扶持了一大批科技示范户、重点户依靠科技走上了致富路。据统计,这个县的龙头企业在实施10项科技计划项目中,目前已为农民增加收入14915.6万元。

         在薯蓣的规范化种植中,2万多户农民每年人均增收1600元以上。片解乡龙门村余正彪种植6.8亩薯蓣,两年时间亩产达3380千克,收入4.6万元。涛源乡上六村廖德伟种植2亩薯蓣,一年时间亩产达1200千克,收入4800元;在三川火腿加工开发中,龙头企业不仅解决了100多人的就业问题,而且带动项目区9万多农民人均增收300多元。金官镇清河村袁民昌一年腌制火腿3000支,总收入超过65万元;由永胜红野畜牧良种养殖公司实施的优良仔猪养殖开发项目,带动农户1341户,年出栏仔猪4.6万头,年可增加农民收入近300万元;永胜滇峰蜂业公司在实施蜂蜜加工产品开发项目中,不仅开发出国家专利产品--硬蜜等系列产品,并且发展养蜂专业户、重点户4000多户,每年为蜂农增收360万元;黑山羊品种繁育及养殖项目的实施,使羊坪乡去年羊存栏数达13613只,年出栏4099只,成为农民的致富支柱;永胜林辰公司实施特色植物油开发项目后,将使全县核桃原料需求量达到6000吨,林农每年可实现收入720万元;永胜汇源绿色食品公司去年加工鲜果产品615吨,带动农民增收200多万元。

         县域经济大发展

         作为一个农业贫困县,永胜县认识到,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必须走适合县情的路子,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必须以农村经济发展为主题。为此,他们在实践中牢牢把握了产业开发富有特色、产业开发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开发产品具有广阔市场前景三个重点,近年来培育和发展了薯蓣、珍稀药材、三川火腿食用菌、蜂蜜、特色植物油、黑山羊、果脯加工、亚麻、烤烟、蔗糖等企业和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形成了多个产业整体推进,重点产业集中突破的格局,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据统计,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0.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去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08%,创历史最高。同时,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312元,比1997年增加620元。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