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5-07-0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6月30日,西充县原风机厂下岗职工张红光带领8名下岗职工,在木角乡大石桥村租赁了50亩土地,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钢架大棚种植食用菌和反季节蔬菜,当起了“农业工人”。据悉,西充县把解决“三农”、再就业问题和城市化发展相结合,引导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突破传统就业观念,使众多农民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而不少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到农村创业。据统计,目前该县的“农民工人”和“城市农民”已突破5万人。
为了实现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西充县引导他们进入县城或集镇从事二、三产业。晋城镇鹤鸣庵村2003年有村民342户,现有280多人常年务工,一部分村民在城里购买了门面房,做起了生意,全村已有60多户迁入了城镇。该县为鼓励农民进城,取消了一批限制和歧视民营经济的条条框框,并对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生产性领域,依法向民营经济开放。一些先期进入城市的农民直接参与了企业改革当上了老板,一大批农民进入改制后的企业务工。
同时,西充县还通过政策扶持,吸引有资金、有技术、有创业热情的下岗失业人员到农村创业。县织布厂职工张建新在企业破产下岗后,在观风乡租赁土地40多亩,养猪、养鹅、种蔬菜,当起了“农场主”,年收入达到10多万元。据了解,该县共有15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在农村从事畜禽、水产等养殖和山林、果园等农业综合开发,创办了各类经济实体80余个。目前,这些下岗职工不仅尝到“工转农”的甜头,还成为全县“科技务农”的一支生力军。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