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5-12-07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据黑龙江经济报消息,11月中旬以来,伊春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市)区局领导忙着这样一件事:动员各种力量帮助农民销售黑木耳。
近几年来,伊春市依托生态和资源优势,把黑木耳生产作为发展接续产业的一个重点项目,采取政策推动、龙头带动、市场牵动等措施进行了强力推进,目前已成为全省13个地市规模最大的黑木耳生产基地。从2001年至2005年,该市累计生产袋栽木耳14.6亿袋,平均每年增长41%,生产干木耳2557万公斤,创产值21.9亿元。据伊春市农业部门统计,今年全市共产干木耳1万余吨。由于种植户对木耳的市场价格、供求信息与外界沟通不畅,致使木耳销售不旺,全市现有库存木耳8000多吨。
为解决销售不畅的问题,伊春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市黑木耳销售会议,号召全市各级组织立即行动起来,多渠道寻找黑木耳的销售渠道。市农委不仅迅速开通黑木耳销售热线,还开通了“中国黑木耳网”,把全市各县(市)区局农业主管部门和木耳种植大户的联系电话都公布在网上。通过“伊农网”、“省农业信息网”、“中国农业信息网”和“中国黑木耳网”4大平台每天发布伊春黑木耳销售信息100多条,每天接到外地客户求购和咨询电话50多条。为避免盲目跟风销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他们还利用网页及时发布了省、市及国内的木耳价格。同时,该市职工木耳协会也积极为种植户搭建平台,提供价格、销售等方面的服务。
南岔区委、区政府组织有关人员还成立销售团队,分赴河北、山东、天津、北京等地开拓销售渠道,寻找黑木耳的“婆家”。乌伊岭区利用当地小兴安岭珍稀食用菌公司加工生产的龙头作用,出资200万元,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保护性收购黑木耳15万公斤;美溪区通过联系,以每公斤42元的价格,一次就销售黑木耳3.5万公斤。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