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市场全线飘红 看今年如何占得先机

    发布时间:2006-01-07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盘点2005
      已经过去的2005年,食用菌市场可以说是全线飘红:作为最普通的品种———占食用菌总产量约43%左右的平菇,自春季市场价格就居高不下,除个别地区如聊城等地以及以加工为目的的产品外,截止4月份,产品价格大都保持在每千克3~4元;夏季市场更是价格坚挺,据对济南、青岛、淄博等地的不完全调查,基本保持在6元以上的价位,最高时曾达到8元以上,为数不多的生产农户着实赚了一笔;9~10月下旬,市场批发价即达每千克4元左右;即使进入11月份的出菇旺季以后,大批量的平菇均已出菇上市,市场批发价至今仍保持在每千克2.40元左右。双孢菇,一直是食用菌出口的主要品种,10月份客商收购价亦创下每千克6元的高价位,与前年水平基本接近,但由于栽培面积的急剧减少,使得产品愈加紧张,价格也因货源太少而易升难降,在栽培户喜笑颜开的同时,经营企业尤其是一线经营业主的效益却在不同程度的滑坡。香菇,作为国际市场的主要食用菌品种,国内2005年的生产投料量,可以用“遭遇寒流”来形容:作为主产大户的浙江等地,由于以前的出口销售受阻、农户效益低下等原因,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2005年的生产数量大幅滑坡;笔者连续对天津、大连、江苏、河南等地进行市场考察,发现生产投料的减少,的确是数量惊人,以主产省的河南泌阳为例,2004年的生产菌棒数量约为1.3亿个,2005年仅为0.4亿个,约为2004年的1/3强;而在西峡县,则因国家有关工程和封山育林的需要,生产数量由1.2亿直线下滑至0.3亿个,仅为1/4,并且,2006年很有全部停止生产香菇的可能;在2005年日本等国大幅减少进口我国香菇的前提下,自2005年的10月份始,西峡的鲜香菇收购起步价即每千克6元,较往年高约30%~40%,并且价格坚挺;山东的青岛、威海等超市价最高已达11.60元,济南地区蔬菜批发市场鲜香菇为6~8元;厚菇通货(干品)客商收购均价在40元左右,即使3厘米左右的小薄片菇即所谓“金钱菇”亦达30元的偏高价位,的确是令人吃惊,4~6厘米的茶花菇达到50元左右。珍稀品种的白灵菇,自11月份收购价即达12元左右;杏鲍菇的柱状菇,亦与白灵菇基本同步;鸡腿菇鲜菇价格也是一路看好,自3月份即达每千克8元左右,该价格一直维持到10月份,变化幅度较小,可能是受前期低价位影响,菇农舍此改彼,是导致鸡腿菇栽培面积大幅萎缩的缘故;真姬菇销售价在8元左右,超市价格为16元;其他品种大多属于定向销售或加工销售,少有面市,但在天津等地的超市内鲜菇品种较多,而且价格不菲,购买踊跃,看来,食用菌市场的活跃与否,除受人们收入水平限制外,与消费者的认可水平关系密切。
      二、展望2006
      1、平菇:作为食用菌的主要品种和大众品种,传统的平菇产销主要是鲜菇,有的进行部分盐渍,干品极少,但近两年不断有客商需求烘干平菇,因此,建议集中生产区域内仿照福建古田等地有组织地上马烘干设备、设施,使菇农在鲜菇价格高时出售鲜菇,集中产出季节进行部分盐渍和烘干处理,既可避免“菇贱伤农”,使生产利益得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又可“待价而沽”,均衡应市,为消费者或客商提供可靠的货源,建议西部地区将该品种作为主栽种之一。(曹德宾别庆福)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