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6-06-0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安徽方面消息,6月5日,安徽黟县科技人员自主创新项目——“桑枝条栽培灵芝研究及开发”获黄山市科技成果奖,填补了我省同类技术空白。
黟县是我省重点蚕桑生产县,现有桑园2300多公顷,每年修剪下来的桑枝条多达3万多吨,绝大部分仅作柴烧或丢弃浪费。
同时,该县又有栽培食用菌的传统,长期以来一直以段木栽培或杂木屑袋料栽培为主;为保护森林资源,近年来食用菌发展日趋萎缩。
从2003年开始,该县科技开发中心开始研究利用桑枝条替代阔叶林木栽培灵芝的技术。科研人员历时两年,突破了桑枝条粉碎难题,研制出了桑枝屑基料栽培灵芝的新配方,并成功试种出香菇、茶树菇、平菇等其他食用菌种类。经过实验对比,桑枝屑栽培灵芝产量比杂木屑栽培产量高5.8%%,成本平均每袋则降低了0.12元。
去年,该县利用桑枝条栽培食用菌66万多棒,产值达177.59万元。
该项目牵头人王永童副研究员跟记者算了一笔账:若黟县50%%的桑枝条用于生产食用菌,桑农出售桑枝条可年增收90万元;这些桑枝条经过加工,可种植1000多万棒,纯收入在1500万元以上,同时可减少天然林消耗1万立方米。
黄山市农委负责人认为,该项目投入产出比大于1∶2,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蚕桑产区发展循环经济闯出了一条新路。黄山市共有桑园6700多公顷,推广前景十分广阔。责任编辑:suokaini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