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7-06-0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像榨菜一样开袋即食、风味独特的“酒糟菇”;像奶粉一样冲泡方便、营养丰富的“菇菌蛋白粉”……借助“6·18”平台,福建省古田县的食用菌加工企业,研发出了越来越多的新产品。古田食用菌这一传统特色产业,正在进行着升级换代,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古田县,有着“中国食用菌之都”的美誉,食用菌总产量占全省的66%以上,其中银耳产量占全省的85%以上。然而,由于大部分食用菌加工企业还停留在保鲜、烘干、盐渍等粗加工的层次,深加工能力普遍较弱,产品科技含量偏低,不能实现食用菌加工增值,制约了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古田闽联食品有限公司,就是古田县众多食用菌加工企业中的一家。这个公司的董事长周诗联是个“没事就爱瞎琢磨”的人,他看到市场上包装好的榨菜、糟菜、脆萝卜等方便食品销路很旺,心里马上就琢磨开了:能不能让食用菌也成为一种开袋即食的方便食品呢?
想到就要做到。2005年,由周诗联主持、高级农艺师丁湖广参与研制的“食用菌糟制即食品”项目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该项目是采用大排量脱水技术,选用古田特产“红酒粬”参与腌制,制成色泽鲜红、糟香浓郁、口感脆嫩、风味独特且不含防腐剂的方便即食品,并可根据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调配成咸、酸、辣、甜等不同口味的小包装。
“酒糟菇”上市后,大受消费者欢迎。但是,由于在产业化生产的技术上还有差距,该项目还需要科研部门的攻关完善。通过“6·18”平台,古田闽联食品有限公司与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院进行了对接合作,立项《福建特色食用菌糟制即食品研制》课题。通过校方技术攻关,突破了糟制食用菌的感观、理化和微生物三大技术指标,使产品色泽、品质进一步得到提升。
可周诗联还不满足,他又动起了脑筋,希望把食用菌制成可以直接冲泡饮用的营养食品。2006年,周诗联开始了“菇菌营养蛋白粉”的研制,该项目是利用麦粒、小米、玉米等谷物,或黄豆、绿豆、黑豆等豆类,作为食用菌固体培养基,接入香菇、茶树菇、杏鲍菇、银耳、黑木耳等不同品种的食用菌,经过培养使菌丝生理成熟后,通过烘干、超微粉碎,再加入无公害添加剂,最后配制成粉状即食营养蛋白粉。
这又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可是,该项目涉及到许多技术环节,光靠公司的力量还无法处理。今年4月,古田闽联食品有限公司又与无锡江南大学进行了对接,利用院校科研技术优势,开展校企合作,开发健康、绿色、营养的“菇菌营养蛋白粉”新产品。据介绍,该项目投产后,年产量可达到500吨以上,产值高达6000万元,年可创利润1600万元。
难怪古田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郑常州信心满满地表示,“6·18”的新科技、新技术项目,为古田打造食用菌绿色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古田食用菌产业发展必将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紫晴
来源:闽东日报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