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7-09-0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日前,1万粒冬虫夏草软胶囊,在景宁博士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统一包装,运往非洲纳米比亚,用于抗艾滋病毒的临床防治。
冬虫夏草历来被视为滋补上品。由于其无法人工栽培,加上近年来的过度采挖,野生资源已遭到严重破坏。“人工栽培冬虫夏草,实质上就是对蕈菌的深加工,只要确保品质,普通食用菌的价格马上会身价百倍。”丽水市食用菌栽培专家刘卿一语点出该项目的意义。日前,在位于景宁鹤溪镇敕木山脚的厂区,笔者看到人工栽培冬虫夏草的奇妙过程。“冬虫夏草的寄主是蝙蝠蛾,人工栽培养殖的寄主是豆天蛾。把合成培养基接上菌种后,利用冷库进行仿生态栽培,60多天就可看到培养出的橙黄色冬虫夏草菌株。”研究员小张拿着两瓶正在培养的真菌子座向我们介绍说,经过接种、发菌、出草、采收和烘干环节,并对其进行超临界粉碎后,高纯度的虫草素和虫草多糖等半成品将运往上海的制药厂,制成软胶囊。
(编辑:田地)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