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7-11-27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汪清县黑木耳产业发展情况介绍
江 韵
(吉林省汪清县人民政府,吉林 汪清 133200)
汪清县位于风景如画的长白山东麓,隶属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全县幅员9?熏016平方公里,是吉林省区域面积第二大县。全县总人口27万,居住着汉、朝、满、回等10多个民族,属多民族聚居的县份。全县境内大多是山区林地,森林资源极其丰富,素有林业大县之称。
1998年9月,汪清县因地制宜,发掘优势,明确特色经济发展思路,结合全县实际,及时作出了实施“黑木耳大县建设工程”的决策,并下定决心,通过“黑木耳大县”建设的实践,逐步把汪清县建设成为以黑木耳为龙头的多种食用菌全面发展的食用菌大县。
一、汪清黑木耳发展历程
黑木耳生产是汪清县的传统优势产业,自70年代初,汪清县即已开始黑木耳段木栽培,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农民创收的一个重点项目,1979年曾被国务院授予“木耳千担县”的称号。90年代末,为了配合天然环保工程的实施,我县的黑木耳由过去耗费资源型的耳木生产,向以农林业下脚料为原料的代料木耳发展。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汪清县黑木耳产业突飞猛进,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截止目前,汪清县已发展15个规模在100万袋以上的代料木耳示范园区,全县生产量达到9,000万袋(包括秋耳),产量3,600吨,产值可达1.2亿元,全县从业户数3,870户,户均创收可达3.1万元。
纵观汪清县的食用菌产业,不仅是黑木耳一枝独秀,其他菌类也有了快步的发展。2005年我县的双孢菇、香菇、杏鲍菇、猴头、平菇、榆黄蘑等十几种菌类,总产量可达224吨,实现产值151万元。
二、汪清县黑木耳产业建设的主要工作
为了更好的发展黑木耳产业,1998年汪清县成立了黑木耳产业开发领导小组、黑木耳大县建设办公室,各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统领全县黑木耳产业生产。
1、政策扶持。为鼓励更多人从事黑木耳产业生产,汪清县政府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首先是为种植户协调生产资金;其次是协调信贷部门,对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提供资金扶持;第三是协调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价回收合同,解决种植户销售难的后顾之忧。
2、引进人才,确保产业科技含量。1999年,聘请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延边大学农学院,左家特产专科学校的专家、学者到汪清,为汪清木耳大县的建设及食用菌产业开发进行了科学论证和规划。为了扩大汪清县发展木耳科技力量,专门招聘了15名从事特产业开发和生产经营的大学毕业生到汪清工作。几年来始终坚持在黑木耳生产的各个环节,聘请省内外专家和学者来汪清讲学办班,传授经验,每年我县种植户至少能接受3次以上的技术培训,为汪清黑木耳产业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保证。
3、开发市场,打造名牌产品,创建产业龙头。汪清县以丹华公司为龙头,进行了黑木耳精深加工,打开市场打造名牌。1999年“丹华牌”黑木耳砖成功地打入了北京、上海、西安等大中城市,同时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产品先后获得省和国家级名牌产品称号,成为“中华木耳第一大县”名声传播的又一载体。
4、强化对外宣传,为汪清黑木耳产业发展争取动力。2001年6月18日,由中国食用菌协会、吉林农业大学、延边大学农学院协办,汪清县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首届汪清黑木耳节”在汪清举行,此次盛会,不仅大大提高了汪清县黑木耳大县的知名度、美誉度,同时也为汪清县食用菌产业的扩大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动力。
三、汪清县黑木耳产业的发展方向
立足当前,展望未来,今后汪清县将继续按照总体部署,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环保、绿色、生态的产业发展原则,抓好黑木耳产业的扩大生产,并有计划的发展其他菌类,同时加强以丹华为主的龙头企业的建设,全面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到2006年底,全县将发展代料木耳9?熏500万袋,同时发展其他菌类500万袋,预计总产量达4?熏000吨,产值1.3亿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汪清县将从加强领导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技术培训、提高产业运行质量、扶持龙头企业等方面下功夫,确保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积极探索其他菌类发展的新途径,以逐步实现从黑木耳大县向食用菌大县的过渡。
黑木耳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汪清县全体上下的共同努力,同样需要国内外广大食用菌行业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为促进产业发展,汪清已制定了一系列扶持产业开发的优惠政策,真诚的希望广大菌业界有识之士来汪清一展宏图,共谋菌业,共同发展!
编辑:黑子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