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9-0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东宁县绥阳黑木耳山野菜批发大市场发展纪实
“除了两个省份,全国其他地方的客商都来咱大市场做过买卖”。说起仅仅建立6年,就已经形成“买全国、卖全国”的规模,绥阳黑木耳山野菜批发大市场负责人的言语中满是骄傲和自豪。
在这个市场的辐射带动下,东宁县的黑木耳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近3年平均保持在3亿袋以上,耳农总数超万户,今年已突破4.4亿袋,黑木耳总产量将达到1500万公斤,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实现纯收入2.6亿元。“其实这个市场受益的还是当地耳农。”绥阳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依靠“大市场”的拉动,2007年仅绥阳镇农民人均黑木耳收入就超过4400元,占年全部人均纯收入的75%。
绥阳镇生产经营黑木耳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当地木耳交易量大,辐射面广,多年来已自发形成了无形的市场。但由于当地缺乏大型交易市场,致使木耳交易不规范,“私下交易,逃税漏税,掺杂使假”等现象时有发生,不但影响了绥阳木耳的声誉,也挫伤了耳农的积极性。
为破解耳农与市场规范衔接的难题,2001年,总投资2200万元,由加工区、交易区、仓储区和综合服务区组成的“市场”开始兴建,2002年7月“市场”正式开始运营。运营几年来,不仅把东宁所产的黑木耳全部销售出去,而且还把东三省以及内蒙古、湖北等省市的黑木耳销往全国各地,形成“买全国、卖全国”之势。
同时这个市场还依托地缘优势积极拓展周边国际市场,目前出口食用菌品种已经扩大到黑木耳、滑子蘑、香菇、猴头等20多个品种,市场不仅覆盖了俄远东地区,还延伸至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年出口干品量达300万公斤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黑木耳批发市场、集散中心和农业部定点市场等。截至2007年末,该市场干品交易量达到3500万公斤,交易额突破15亿元。
秋日的艳阳静静照在市场上空,市场内一排排红顶白墙的门市房整齐排列,堆成小山似的木耳发出阵阵清香。一位在当地靠种植黑木耳起家的经纪人说,现在大市场里每个经营者都是百万元打底儿,他自己就是通过经营木耳,收入一年比一年多。沈阳经纪人张俊辅告诉记者,绥阳这个市场在全国相当有名气,他每年都要来这里上货,与其他地方比这里的木耳不仅质量好,业户信誉也较高,他已成为这里的“老客”。
目前“市场”已经有983户、3100人在参与市场经营。不过,听说这还不是这个市场的最终目标。接下来,“市场”还将建立现代物流平台、质量追溯体系及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等设施,进一步发挥辐射能力,拉动当地乃至全市的黑木耳及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
编辑:皮皮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