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食用菌大王”当起人民陪审员

    发布时间:2009-01-1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今年53岁的余绵恒是淳安县汾口镇宋祈村土生土长的农民,有着三十年从事食用菌产业的经验,人称“食用菌大王”,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更骄傲的头衔——人民陪审员。

    “食用菌大王”

    当起陪审员

    “你知道我们国家食用菌有多少种吗?”“有800多种,就是每天吃一样,也能吃上个两三年。”一提起食用菌,老余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食用菌种类繁多、发展空间大。从1978年开始,老余先后在县微生物研究所、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大学等进修学习,并从镇供销社菌种厂厂长,到创办珍稀食用菌示范基地,到与人合作开办艳阳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年产值数百

    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食用菌大王”。

    这样的“食用菌大王”又怎么会当起了陪审员?

    2005年初,全县选拔16人作为人民陪审员的考察对象。曾从事村调解工作二十余年的余绵恒成了全县唯一一名农民陪审员。

    至今,说起第一次上法庭的经历,老余仍是历历在目。他说,那一刻到今天都还在眼前,当时开庭的是个什么案子我已经不记得了,只知道自己整个身子紧绷着,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该做什么,甚至不知道手该往哪里放。庭审过程其实很简单,但我却觉得时间特别长。当时,担任审判长的法官看出了我的拘谨,开庭结束之后,还特地跑到我面前给我壮胆。50岁的人了,还像个孩子一样频频点头,现在回想起来真有点难为情。

    陪审不算经济账

    得罪亲戚也无悔

    培育、销售食用菌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陪审工作与老余的主业难免会有冲突。然而,每次拿到法院的案件排期表,如果发现开庭时间跟工作有冲突,老余往往都是选择前者,优先保证开庭,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

    一次,一个外地客商不远千里慕名来到千岛湖,到老余的食用菌基地洽谈业务。不巧的是,当天上午老余要去陪审一起案件。于是老余对他说,自己上午有事,希望能挪到下午商谈。那个客商很生气,认为老余没诚意,一怒之下转身想走。可是,当他听说老余是因为开庭陪审而延期洽谈时,马上停住脚步,表示没有问题,下午就下午。事后,那个客商说,想不到你一个商人,却是古道热肠,这个朋友交定了。如今,那位客商已成为老余最大的客户之一。

    3年中,因为陪审推掉的业务不在少数。陪审一次,老余可以得到40块钱的补贴,但也常常耽误数万块钱的生意。很多人不理解,说老余傻,但老余的格言是:陪审不算经济账。

    有一次,一个亲戚因为一起人身损害纠纷想请老余给予照顾,但被老余拒绝了。开庭当天,那个亲戚又直接找到了主办法官,说他是老余的亲戚,希望法官能够关照。这一幕恰巧被老余看到,老余当场就把那亲戚给骂了个狗血喷头。法院里很多人一向觉得老余挺和气的,没想到那天竟然发那么大的火。

    这件事之后,老余去被告家拜年吃了闭门羹。但即使是这样,老余到今天也没有为自己当时的态度感到后悔,认准了是对的,谁说也没用。

    三年陪审有心得

    亲切耐心是法宝

    3年的陪审,使老余悟出了一个道理:基层法院的陪审员,除了公正之外,亲切、耐心是最重要的。

    2005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法庭开庭审理了一起离婚案。开庭不久,双方就“枪对枪、棍对棍”,看不到一点回旋余地,法官只好将他们暂时分开到两个房间。当时老余想,当事人都在气头上,如果一本正经地说理,未必会有理想的效果。通过拉家常,老余了解到,原、被告感情之所以会出现危机,是因为被告与原告父母的关系没有处理好。针对这个情况,老余认为做好原告父母的工作是关键。也许是老余的模样、说话让他们觉着信任,女方父母把家长里短诸多事情一股脑儿抖了出来,老余就一个个帮着分析。常常是旧问题才解决,新问题又蹦了出来。那个下午,老余就不停地在两个房间之间奔走。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调解,终于柳暗花明,原、被告重归于好。

    “农村里有许多人胆子特别小,一上法庭就紧张得话也说不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像帮小孩一样,鼓励他们,开导他们,帮他们慢慢把事讲清楚。”老余说道。

    从当上陪审员至今,老余先后参与了一百多起案件的审理。3年来,他已经完全把陪审工作当作自己事业的一部分了,并且从未迟到、缺席过一起庭审。

    当上人民陪审员,一直都是老余的骄傲。虽然已经年过半百,身边其他的陪审员也已换了一茬,但老余说,只要法庭需要,就会一直干下去。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