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杏鲍菇系列3:杏鲍菇栽培新技术

    发布时间:2009-09-2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食用菌生产,分解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其实都很简单,但是,这些简单技术运用后的效果却有着天壤之别,这也成为了部分人“掌握新技术”的话题;其实,所谓技术,不过是把每一项简单的技术进行有机串联后的称谓而已;当然,实施过程中还要根据条件的不同实施调控,或对传统做法做某些改革等等,但是,这些改革或变化仅仅是作为技术实施的辅助手段,而绝不是新技术的主要内涵,更不是新技术的全部。或者说,新技术是在传统技术上改革发展而来的,只是传统技术的延伸,进一步说,如果继续沿用传统技术,仍旧可以种蘑菇,但如果单纯采用某一点所谓新技术,则是难以办到的。

      杏鲍菇,以食用菌柄为主,因其口感鲜嫩、具有令人愉悦的杏仁香味而大受市场青睐,据了解,近年来市场上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且季节性销价很高,生产及经营效益均很可观,是食用菌重点发展品种之一。

      杏鲍菇品种分为两类菌株,一为保龄球状,二为柱状菇,前者形状好、色泽白、价值高,但生物学效率偏低,后者产菇量较高,生物学效率一般在80%左右,高者可超过120%,但由于部分菇农对其生物特性不甚了解,采取平菇管理技术“对付”杏鲍菇,故其产量低、商品率也不高,难以获得理想的生产效益。强化栽培管理可使栽培获得优质高产的效果,根据我们的研究,在管理中实施三步走战术,可最大程度的保证生产效果,现简要介绍操作管理技术,供菇农朋友参考。

      第一步:基料营养的全面均衡是物质基础。生产中出现出菇参差不齐、产量不高等现象,与基料营养不足及营养不平衡有直接关系。可以很明确的告知广大菇农朋友:实践证明,即使使用棉籽壳做基料,也同样缺乏大量的营养元素,必须通过人为的调配、补充,才能使菌丝有足够的营养支持,才能提高菌丝的活力(分解能力),才能使产菇量有所保证。提供两个配方,供选择:

      1 棉籽壳150千克,木屑70千克,麦麸30千克,豆饼粉5千克,过磷酸钙5千克,石膏粉5千克,石灰粉3千克,尿素0.75千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拌料型)120克。

      2 木屑150千克, 棉籽壳、麦麸各45千克,玉米粉10千克,豆饼粉5千克,过磷酸钙6千克,石膏粉4千克,石灰粉5千克,尿素1千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拌料型)120~240克。

      注意事项:配方中的石灰粉加水后与木屑、麦麸等拌匀,堆闷2天后,再与其它原辅料拌匀。装袋、灭菌、接种等均为常规。上述两配方也可使用纯棉籽壳。

      第二步:菌丝后熟的充分完全是产量保证。研究发现,尽管杏鲍菇无须白灵菇的较长后熟期,但在完成发菌后调控温度使之充分熟化、完全熟化、熟化一致,则是出菇整齐一致、大小均匀的重要保证。基本操作是:菌袋全部发满菌后,设法调控温度使之保持在最低水平,使菌丝体在低温条件下做“横向发展”,经约10~20天以后,菌丝较原来明显增粗、增壮,为提高其分解能力奠定了基础;然后,提高温度至25℃以上, 不超过33℃,使菌丝再度处于活跃时期,充分吸收和转化基料营养,并随之加大菌丝量,即积蓄生物能量,为下一步出菇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该阶段大约需要10天左右。此时已进入11月份,气温明显下降,棚温一般无须调控即可保持15℃左右,极适合子实体发生和发育。此后,加大棚湿至85%以上,保持良好的通风,菇蕾很快现出。

      第三步:疏蕾管理的及时得当是品质条件。杏鲍菇疏蕾是被大多菇农所遗漏的技术环节,这是确保提高品质的重要条件,操作得当,菇品的商品率可以提高到95%以上。疏蕾操作很简单:对菇棚喷洒一遍赛百09后,首先,准备一把壁纸刀,或用钢锯条自己磨制成尖刃小刀;其次,在菇蕾发生点选择密集的幼蕾,确定每个出菇面保留2~3个幼蕾,将其余的菇蕾用尖刀削去其蕾尖即可。但要注意两点:一是保留的菇蕾,间距要合适,以避免长大后拥挤,二是疏蕾时不要伤及保留蕾。最后,完成疏蕾操作后,即时对棚内墙体、地面、通风口等处喷洒一遍百病傻溶液,以防疏蕾的伤口感染病毒病菌。

      子实体生长期间,保持棚温15℃、棚湿85~95%、较清新的通气及微弱散射光。其余管理同常规即可。(曹德宾 /文)

      

    编辑:LQ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