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0-13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每年七八月份,在四川省宜宾市珙县一条乡级公路上,装满废弃医用药瓶的卡车就会接二连三地开进路边的农民王乾友家的院子。这些瓶子只见进不见出。几十万只瓶子装进王乾友十多年前修的一个暗道,它们让王乾友在8年中迅速积累了2000万元的财富,也让这财富转眼飞走。
王乾友几代人都以务农为生。王乾友结婚后不好好种地,却经常把碎屑样的东西往玉米地里搬,说一亩地需要6吨纯竹屑和一些玉米粉,竹屑他要铺10到15公分厚。1993年,他1亩地栽的东西就卖了五万多元钱。原来他种的是竹荪,它生长在竹林里,生长的温度在八到三十摄氏度之间,湿度要达到90%到95%之间。野生竹荪20年前卖出过1公斤4000多元的高价,几十亩竹林也未必能长得出1公斤竹荪。
原来王乾友从香港客商那里了解到一个秘密———每年宜宾的野生竹荪最多只产100公斤,在香港每两野生竹荪可以换取一两黄金。王乾友就计划花五年时间把这个研究成功,当上千万元户。
王乾友终于研究出了竹荪的菌丝,并种植成功;这让他声名远播。全国有4000多人直接跟他学技术,买他的菌丝。一瓶菌丝通过扩大繁殖能种一亩竹荪。随着这项技术的推广,原本在国内市场上难得一见的竹荪开始走向山货市场;其中品质最好的红托竹荪400多元1公斤。1996年,王乾友在办公楼下挖了一条暗道,存放培育竹荪菌丝的瓶子。靠卖菌丝,他每年的收入有500多万元;种植竹荪的收入一年能达到200万元;到2000年,王乾友积累了上千万的财富。他在县城买了最好的商品房、两个门面房和高级轿车。2001年,王乾友种植了300亩竹荪。采收时,尽管他组织了400多农民,还是被弄了个措手不及———“竹荪蛋早上8点钟一破壳,两个小时就长大了。”菌丝需要4个多月的时间才能长成竹荪蛋,四个月的艰难孕育,却只为了一小时的优美绽放,一小时后竹荪便迅速地凋萎腐烂。为防止竹荪网格状的裙边长全后腐烂,必须在两个小时内采收烘干。因为采收不及,王乾友的竹荪有一成没收上来,损失了50多万元。
王乾友到附近的餐馆想办法,有个厨师把竹荪蛋做成菜。王乾友又把竹荪分成竹荪芯、竹荪胎、竹荪帽和竹荪棒四个系列产品,解决了竹荪集中采摘后处理难的问题,卖鲜竹荪蛋比单独卖干竹荪每亩还多赚3000元,还节约了烘干的煤和人工成本;农民卖一亩地的鲜竹荪可以比卖干竹荪增加2000元到3000元钱的纯收入。
竹荪多了,市价就从每公斤500元以上跌到了每公斤100元左右;如果竹荪价格继续走低,农民也许会放弃竹荪,那么他经营竹荪和菌丝的生意就将就此结束。于是,王乾友准备通过深加工提高竹荪的附加值,通过微生物转化把竹荪的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通过发酵把竹荪的糖转化成酒。可王乾友把十年来种竹荪赚到的一千多万元拿出来建设厂房和生产线时,噩梦就开始了。在新市场开发的3年时间里,王乾友亏损了1000多万元。正在资金紧张的时候,股东们等不及了,纷纷撤资,焦头烂额的王乾友只好开始打房子的主意。卖掉房子和本田轿车,王乾友的资金缺口仍然很大。
三年后,王乾友带着竹荪精样品参加了重庆举办的食品博览会。一个叫庄亚民的人与他合作,使他有了新的开始。到2009年,庄亚民已经为竹荪深加工项目投资5000多万元,事业有了进展,王乾友四年前抵押出去的车最近也终于被拿回来了。摘自央视《致富经》
编辑:XS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