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浙江:青田县小小黑木耳结出致富果

    发布时间:2009-12-1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种了还想种,真是种上瘾了,这是祯埠乡马岭脚村黑木耳种殖户的心声。过不了多久,相信越来越多的农户会加入到种殖黑木耳的队伍中来,因为村民们尝到了种殖黑木耳的甜头,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

      小小黑木耳  结出致富果

      踩踏着冬日暖阳,走进祯埠乡马岭脚村,一排排摆放整齐的食用菌在田地里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下地细看,乳白色的食用菌袋上长出了密密麻麻的小黑点。“去年种殖了17000袋黑木耳,赚了2万元,今年的收成将会更好。”随行的黑木耳种殖户潘万海笑着介绍。

      2008年7月份,原本在家开拖拉机的潘万海听龙泉的朋友说,种植黑木耳很赚钱,这话让他萌发了种殖黑木耳的念头。做事雷厉风行的潘万海立即到龙泉安仁请来了黑木耳技术师傅,并从庆元引进了黑木耳的菌种,搞起了黑木耳种殖业。

      在潘万海的带动下,马岭脚村的十几户农户都种殖了黑木耳,成了该村村民发家致富的产业。一直在外打工的王文平今年专门在村里种殖了6万多袋黑木耳,是马岭脚村种殖黑木耳最多的农户。“这比在外打工不知道要强多少,当然最主要的是能赚钱。”憨厚朴实的王文平说起今年的收成,笑开了花。他扳着手指头保守地估算了下,种殖的6万多袋黑木耳,按照每袋净赚2元来估算,等到黑木耳收成的时候,能赚10多万。当然,若是种殖好的话,一袋黑木耳赚个4到5元,也是不成问题的。

      “种植黑木耳每年只需忙活半年的时间,既清闲,又来钱。”种殖户潘小平介绍,头年7月份种上,第二年的清明左右就可以采摘了。剩下闲余的时候,还可以接接其他的活,多增加些收入。当然,最忙碌的时候就是采摘的时候。每逢黑木耳采摘时,种殖户们就得雇人。“去年那个时候,我雇了10多个人,采摘了3天,每人每天支付40元。”潘万海说,即使这样,还是忙不过来。

      当然,最高兴的时候莫过于销售黑木耳的时候。村里谁家的黑木耳收成了,自会有采购商入村采购,完全不用操心销路的问题。种殖户们只需搬出自家的黑木耳,过过称,收收钱就行了。“数钱的时候心里就在想,明年要继续种,接着种,多种种,钱就会来得更多些的。”说起这些开心的事儿,种殖户潘朝平显得有些激动。

      不过在高兴之余,马岭脚村的黑木耳种殖户们也有着担忧。由于黑木耳的技术含量很高,这东西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不能大意,从做菌开始就要把住质量关。若是质量低了,产量就上不去,产量上不去,每袋的纯利润就减少了。一些黑木耳种殖户经常遇到种殖的黑木耳袋出现坏死的情况。潘万海说,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关键是要学好黑木耳种殖技术。自从去年开始,他就开始学习黑木耳种殖技术了,现在也算得上是半个技术专家了。“再加把劲,学好了种殖技术,就不用花钱请师傅了,这黑木耳的种殖成本就降低了。”潘万海说。

      种了还想种,真是种上瘾了,这是马岭脚黑木耳种殖户的心声。过不了多久,相信越来越多的农户会加入到种殖黑木耳的队伍中来,因为村民们尝到了种殖黑木耳的甜头,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中国青田网)

     

    编辑:XS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