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2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当下,正是白灵茹即将大量面市的时节。走进天津蓟县出头岭镇中峪村刘爱东的白灵菇大棚,只见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在大棚中,白色菇体像一顶顶小伞茁壮地“绽放”。刘爱东正在一层层地给菌棒涂抹泥浆。看见记者走进来,他一边忙着手中的活一边说:“这是我今年刚从河南驻马店学来的新技术。涂上泥浆后,可以更好地为菌棒保湿,效果特别好。”
白灵菇被称为食用菌中的“超级皇后”,不好侍弄,但刘爱东经营白灵菇7年来,效益年年递增,年纯收入现在已超过了10万元,他被当地百姓称为种植白灵菇的“土”专家。“其实,也没啥诀窍,我就是遇到不懂的事爱多琢磨琢磨,这一琢磨还真琢磨出来不少道道。”
“琢磨”好了才出手
蓟县出头岭镇是库区乡镇,耕地资源有限。2001年该镇引导农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发展设施食用菌。村里就有几位敢吃“螃蟹”的人,在自家地里建棚种上了白灵菇。但刘爱东没有急于上手。“当时我也有想法,但资金不足,再有对种植技术不了解,这没把握的事不敢轻易尝试。”2002年,出头岭镇政府开始在全镇推广设施食用菌种植,并对每个经营户予以一定的资金支持。刘爱东的心又“活”了。
刘爱东开始查找大量的技术资料,并对当地的地理环境、水质、气候进行了研究,从中琢磨出了“门道”。有了专业知识“垫底儿”,再加上镇里请来的专家指导和其他人的成功经验,刘爱东开始甩开膀子干起来。从2002年的1个大棚,发展到现在3个。不久前,他又新建了4个大棚。这7个大棚可年产白灵菇8万多斤。按眼下的市场价格,可获得10万元以上的收益。
自制大棚供热用的“土暖气”
干事创业绝没想象中简单。从2002年4月贷款、6月建棚、8月装菌棒、发菌,一切都非常顺利。眼看着白灵菇从菌棒里伸展出袅袅婷婷的“叶片”时,刘爱东甚至开始幻想丰收时的场景。但到了12月初,正是出菇的关键时候,出问题了。
“当时是连续半个多月的大雾,由于光照不足、温度不够,白灵菇生长缓慢。如果这样长下去,就赶不上春节期间价最高的时机上市了。”那几天,刘爱东整天泡在大棚里琢磨,急得满嘴燎泡。
一天,当冥思苦想的刘爱东看到发菌用的小锅炉时,突然来了灵感。他借鉴农村自制“土暖气”供暖的办法,自己设计制作了一套大棚用供暖系统,用小锅炉提供热源,供暖管道交错盘在菌棒周围。大棚温度上来了,白灵菇又恢复了生长的旺势。到春节前如期上市时,刘爱东的1个大棚就收获白灵菇1.3万斤,6万元投资全部收回,还净赚2万余元。点着手里的钱,刘爱东心里乐开了花。
自己制造机器一天可省20多个工
转化率、配比、常压灭菌、发菌……在记者和刘爱东聊天的过程中,这些专业名词流利地从他嘴里冒出来。7年多的时间里,通过对种植知识的不断学习、结合实际不断“琢磨”,当年的门外汉,如今成了“土专家”。
培育白灵菇,拌料最关键。以往拌料是人工操作,一个大棚就要雇3个人,耗工多、耗时长,还很难达到标准的拌料配比。为提高配比质量,今年春季刘爱东专门到一家拌料机厂参观学习。当时一台拌料机要4000多元。刘爱东在厂里一住好几天,每天观察生产的流程。又征得厂家同意,测量了机器的各种尺寸,回来后,经过一番“琢磨”,他按照技术参数自己设计制作了一台拌料机,节省了一大笔资金。“用我造的拌料机,2个人一天就能干完4个大棚,我这几个大棚一天就可以省20多个工。”刘爱东摸着自己的“宝贝”颇有成就感。他还帮村里其他种植户造了3台同样的机器。
在刘爱东的带动下,出头岭镇已发展以白灵菇为主导的食用菌类800余亩,种植户近2000户,带动相关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今晚报/记者解建国 通讯员闻强启 鹏岳辉)
编辑:XS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