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3-1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从邹城有关部门获悉,目前,该市食用菌种植面积发展到626万平方米,专业村100多个、专业户1万户,年产鲜菇10万多吨,产值超10亿元,菇农年人均收入8600元。先后荣获全国十大食用菌主产基地县、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单位、全国小蘑菇新农村行动“十强县”等荣誉称号。
近两年来,邹城市大力实施食用菌优先发展战略,积极采取多项技术服务措施 ,有力支持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升了产品品质和产业竞争力,使食用菌产业不断提档升级。
帮助龙头企业建立标准技术体系。充分利用标准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搜集《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双孢蘑菇》、《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有机食用菌产地环境要求》、《金针菇栽培技术规程》、《食用菌品种选育技术规范》、《食用菌热风脱水加工技术规范》等30余项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建立标准体系,覆盖食用菌菌种、种植、栽培、产品、加工等环节,使产品从菌种选育、栽培,加工销售全过程标准化控制。并将标准技术延伸,发到基地、种植户手中,用工业标准化理念指导农业生产经营,使食用菌产业发展有了技术标准。
指导企业积极获取产品许可证。质量安全许可是企业合法生产的前提,是企业的“准生证”;商品条码是企业产品顺利进入市场的先决条件和通行证,技术人员专业、精心、耐心、细心对企业技术帮服,使得企业及时取得商品条码网员证和质量安全许可证,大大提高企业产品质量、促进企业产品销售。
支持企业创产品品牌。一是依据《食品标签通则》对企业产品包装、标签、标志进行设计,既合法合规,又彰显企业特色,利于消费者接受、欢迎;二是帮企业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积极开展产品及产地认证及绿色标志使用申报,争创市级名牌,进而创省名牌,提升企业形象和产品档次。
推动企业延长产业链。在以适时种植和企业返季节种植为主前提下,该市进一步延伸技术支撑,技术人员向企业介绍热风干燥和脱水技术,帮助龙头企业,搞好食用菌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延长产品适销期,提高附加值。(山东新闻网)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