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3-1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近年来春栽香菇栽培频繁发生烂袋、不出菇、出菇畸形等不利的因素,给菇民造成一定的损失,直接影响他们的经济效益和种植信心。根据笔者的走访,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好其生物学特性,遇到恶劣的自然环境而不能技术到位。现就这方面的的问题提出个人的实践经验,望能给广大的菇农朋友有所帮助。
一,掌握春栽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模式
春栽香菇有两种种植模式,一是春栽花菇的栽培方式,即春天种植,秋冬出菇,品种是以中低温型为种植品型,这种模式较为普遍,该品种的出菇温度为6---23度,养菌期温度为18---28度,最佳温度为24---26度;出菇时间为90---120天,花菇形成的温差是在12---17度之间为最佳;华中地区及华东地区和西部及西南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霜期在3---4个月之间,冬季比较干燥的地区都可选择该温型的品种,可有效地提高花菇的形成比例和品质;二是春天制袋,夏天大田地栽出菇的方式,通常称反季节香菇,品种是以中高温型为种植品型,主要是鲜销;该品种的出菇温度为10---28之间,养菌期的温度为20---28度之间,出菇时间为65---75天,可在我国大多地区种植,特别是高山地带交通方便的和一些低海拔小气候的地区,都可种植反季节香菇,各地可根据各地的气候巧妙地利用它的温型进行夏季出菇,以弥补高温季节香菇少的市场需求。所以,在种植春栽香菇的前,首先要了解该品种对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营养等生物学特性的要求,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来选择品种。
二,当前的品种介绍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各异;大气候中蕴藏着很多小气候。所以,在栽培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当地的气候选择适宜的品种。就目前的栽培品种看,我国大部分地区春栽花菇都是以“9”字头的品种为主,例如,939、908等;其次是适较高海拔的低温型、菌龄为220天较长的135品种为代表的香菇品种。
三,把握好栽培季节
栽培季节是春栽香菇的重要环节,正如农谚所云:“时间一把火,季节不饶人。”在栽培的过程中,时间只能是稍微提前,不能过于迟后。中低温型带“9”字头的品种,应在阳历的元月中旬至3月底前必须种植完毕;低温型以135为代表的品种必须在阳历元月初至2月中旬种植完毕;反季节品种,应在元月中旬至3月底以前种植完毕。这样才能保证袋料香菇在生长的过程中达到生理成熟,提高其抗逆性,正常地出菇。
四,制袋程序要科学规范,转色程度要适当
春栽袋料香菇在制袋的过程中,配方要科学合理,装袋松紧适宜,含水量在60---65%之间,以利菌丝正常生长;严防破袋的现象发生,细致地查处破袋及时采取用胶带贴补措施;在灭菌的过程中,坚决做到无死角,要彻底;接种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规范操作规程行为;这样可有效地提高制袋成活率。
在养菌期的管理中,转色要把握其程度。不管是哪个温型的品种必须在掌握在80---90%之间,切勿转色过褐,形成过硬的菌皮,不利菌袋正常出菇,特别是初学者更要注意。
五,越夏措施要科学
春栽香菇的越夏能顺利度过,首先要搭好阴棚,高应在3---3.5米之间,上下各留30厘米的通风层窗,以利热气排除。但是低温型135品种,必须要有完全暗光越夏,切不可有散光照射,影响其正常的生理成熟,造成不出菇的现象。如遇高温的天气,切不可在中午至晚上12时之间浇水降温,严禁直接喷水在菌袋上降温,要加强通风,有条件的地方可在越夏棚内作排水沟循环流水降温,可很好地防止高温烧菌烂袋的现象发生。
六,出菇管理要有精品意识
经过养菌转色越夏过程的管理,就进入了出菇期的管理。就目前的生产情况来看,大多菇农是以追求产量为核
心。作为一个生产者来讲,首先要有提高效益多出精品的意识。在管理过程中,出菇前应掌握天气预报,把催菇的时间应安排在阴雨天,长菇的时间尽量安排在晴天,且温差较大的空间来管理,使其多形成自然花菇,提高商品价值;在菇蕾定苗时,切不可贪多,而影响菇质,要疏蕾不减产。通过试验,疏苗并影响产量。例如,每袋出50个香菇让其全部生长,会形成菇盖薄,畸形菇多的缺点;如把把这50个菇蕾疏苗在20个左右,其菇形圆整、肉厚、易形成花菇,质优,产量与不疏苗基本相同,但在价格上要远远地高于没有疏苗的效益。这样较大的提高了每袋单产效益。(湖北省随县食用菌研究所:许景闻)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