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9-2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四川省通江县科技信息研究所是通江银耳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牵头单位,他们从实际出发,增添工作措施,加强产业创新联盟建设。
一是抓协调服务,着力在宣传引导上下功夫。牵头单位多次召集联盟企业,通过召开研讨会、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引导企业法人转变发展理念,不断增强自主创新的紧迫感和主动性。同时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与各项行政服务。
二是抓企业与联盟科研院所、高等学校技术合作,着力在科技成果转化上下功夫。针对县级研发能力弱的现实,我们把重点放在科技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先后开发和引进通江银耳为主的食用菌品种选育、高产栽培、野生菌开发、袋料新资源开发及综合循环利用、产品精深加工等实用技术,促进产业发展。县科技信息研究所与四川光友薯业公司达成《通江银耳方便粉丝》合作开发协议,正在研发中。
三是抓科技项目的储备和申报,着力提高联盟企业科技水平上下功夫。科技主管部门业务人员深入企业,帮助企业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指导和协助企业申报各类科技项目,突破一批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技术难题。2010年申报各级科技项目12个,立项7个,争取资资金230万元。
四是抓知识产权的保护,着力在形成企业核心竟争力上下功夫。为加强联盟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把获取专利作为科技项目立项、绩效考评和奖励评审的重要指标,县财政设立了专利申请专项奖励资金,促使企业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逐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核心技术。
五是抓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着力在企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以院企合作为平台,努力建设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通过内引外联,整合科技、人才资源,为联盟企业增添创新活力。与四川省农科院、川大、四川农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农科院、吉林农大等合作打造通江银耳产业链。今年七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国家食用菌创新团队岗位专家李玉来通江考察,指导银耳产业发展技术,培训科技人员。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